但是後面的三門炮,依然在開始第一炮的發射。
另外一門裝著不同炮口制退器的坦克炮,雖然不至於脫靶,但是在最終結果卻沒有穿透350毫米均質裝甲的靶子!
“記錄資料,繼續裝填!”秦晉元詢問了鄭宇成等人之後,得到授意,繼續試射。
依然是穿甲彈,不過均質裝甲的厚度,就開始提升了。
每一個靶子,都是以50毫米的厚度遞增。
一直得到無法穿透,再重新制造靶子進行實驗。
“轟!”
“轟!”
為了讓新研發的125毫米坦克炮獲得更多的資料,基地試射沒有采取讓鋼板傾斜一些角度來進行理論推測,而是採用整塊的厚鋼鐵安裝在下面的基座上,就為了更準確的資料。
一直到500毫米的均質裝甲,三門沒有炮口制退器的坦克炮,都是堪堪穿透。
到550毫米的時候,已經無法完全穿透了。
“更換複合裝甲靶!”
之前準備的靶子就夠多,實彈射擊試驗開始,就將會一直開炮到整個炮管出現問題。
“鄭主任,今天不行了,必須把炮拉回去進行檢測,沒有問題再進行……”沒有打幾炮,秦晉元也不敢有任何的大意。
鄭宇成也並不強求。
相對於105毫米線膛炮僅僅只能穿透350毫米厚度的均質裝甲,125毫米坦克炮的穿甲能力,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了。
“計算機模擬分析,如果採用52倍徑身管長度,穿甲能力會提高多少?”謝凱問道。
“這已經非常優秀了!”秦晉元看著謝凱,有些不明白他的意思。
他哪裡知道,謝凱對於僅僅超過500毫米均質裝甲的穿甲厚度根本就不滿意?
99A上面的125毫米坦克炮,穿甲厚度可是超過1000毫米!
“我們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無論是穿甲彈的材料,還是火炮身管,炮彈裝藥量等,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汪貴林安慰著謝凱,“相比國內的坦克炮,這效能已經非常優秀了。”
“我們這炮可是採用了所有的新工藝以及新技術,能挖的潛力根本就不多了!”謝凱很清楚,這種攻擊力,根本無法讓伊拉克人在海灣戰爭中艹翻美帝的M1主戰坦克,最多也就欺負一下美國的M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