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不在了,這些尚未完工的航母,也就沒有機會再建造完成了。
烏克蘭的工業配套不完整,甚至也沒有這能力排程整個航母的建造。
“另外,我們海軍雖然窮,但是海域面積大,瓦良格號航母雖然噸位不小,可能搭載的艦載機數量並不是很多,加上滑躍起飛並不符合我們海軍發展需求……”
為了給配合柳東盛,謝凱明確地表示,他們是不可能要瓦良格號的。
烏克蘭政府就指望著這玩意兒搞資金呢。
“如果你們可以建造成彈射起飛的,我們可以溝通這個,或則談談技術轉讓的事情……”
謝凱並不確定烏克蘭有沒有彈射技術。
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設計早就完成了,而且不再是滑躍起飛。
可謝凱並不知道他們的設計資料是否在烏克蘭。
雖然原來網上關於烏克蘭把這航母上的彈射技術提供給了中方,謝凱卻覺得這種可能性不是很大。
航母上的彈射技術,那絕對不是簡單的。
要不然,以國內技術發展,瓦良格號買回來後,應該會改成彈射起飛,後面建造的國產航母也不會繼續採用滑躍起飛。
雖然不一定可以搞到,但是卻可以弄一些技術基礎回來供技術人員學習。
“所以,我們需要的是彈射起飛的航母。要不然,我們也不會自己都沒有裝備航母,就幫泰國跟阿根廷海軍建造航母……”
維托爾跟尤里亞夫跟海軍方面的人員也接觸過,知道中國海軍確實對瓦良格號沒有什麼興趣。
“兩位,要合作,就得遵守規則,如果不守規則,那怎麼能繼續合作?”
謝凱丟下這句話後,就讓人送客了。
不管烏克蘭人什麼想法。
“中止合作?沒問題,我求之不得。”當面對俄羅斯方面的人員威脅如果謝凱不繼續履行向俄羅斯中央銀行償還貸款就中止合作的時候,謝凱更是不客氣。“當初蘇聯中央銀行貸款給烏克蘭相關單位的,你們跟烏克蘭之間的債務,跟我們沒有關係。我們拿不到後續技術跟裝置,為什麼要繼續履行償還貸款的職責?難道你們提供後續技術給我們?”
“我們可以提供。”安德烈認為謝凱這是在虛張聲勢。
無論怎麼說,中國人都沒有理由這麼強勢。
“是麼?安22的技術,俄羅斯境內哪家工廠有呢?6DT3發動機技術跟裝置,你們自己也缺吧?還有D18T航空發動機,俄羅斯境內哪家工廠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