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凱也沒廢話。
直接等著晚上柳東盛過來。
這半個月,他把烏克蘭的情況瞭解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只是收割。
說實在的,柳東盛知道自己的外甥幾乎如同妖孽一樣,可從來沒想過,原本這些事情,這麼快就到了這種程度。
黑海造船廠那邊,他之前費了很大力氣,都沒有達成目的。
現在談起來,應該很容易了。
“目前情況下,黑海造船廠無論是民品還是軍品,幾乎沒有任何訂單,烏克蘭國內也沒有什麼大型的海運公司,更是無法提供訂單……正是我們的機會。”
當天晚上,依然是半夜,柳東盛到了。
謝凱跟柳東盛之間,也沒有任何寒暄,直接進入了正題。
對於他來說,搞定黑海造船廠,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你一開始都知道?”柳東盛虛眯著眼,想要把謝凱看穿。
然而,他無論如何看,都無法瞭解自己這個外甥。
“這是顯然的。從蘇聯解體後,原本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大多都是從共產主義體制轉變成了資本主義,其目的就是那些特權階層在私有化的過程把蘇聯國家資產變成他們私人資產。”謝凱嘆了口氣。
站在歷史的高度,他了解這些,一點都沒有成就感。
有的,只有蛋蛋的憂傷。
如果不是蘇聯的特權階層,蘇聯或許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蘇聯在,對改革開放的中國來說,有著莫大的好處。
無論如何,蘇聯跟美國都沒有可能和平共處的。
兩個陣營只要有競爭,為了拉攏發展越來越快的中國,就會有更大範圍的合作。
中國一直以來都是不結盟的,合作,跟誰都可以。
只要能幫助中國國內的技術發展,能讓中國掙更多小錢錢,那都是來者不拒。
蘇聯在,中國的輕工業產品,就會大量地供應蘇聯,獲得市場;同時,美國為了中國不倒向蘇聯,合作勢必會越來越全面。
之前的和平典範,就特麼的因為蘇聯不爭氣,經濟局勢越來越差,最終胎死腹中。
“那又如何?這跟我們沒有多大的關係,我們需要的是技術,技術人員!”柳東盛無法理解謝凱關注的側重點。
對他來說,蘇聯的這一切,都是正常的。
即使沒有特權階層,蘇聯的結局都是註定了的。
一個國家,工業建設走上了畸形道路,不完善,所有的資金都砸到軍事重工業領域中,關係到民生領域的輕工業卻沒有得到什麼投資,人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經濟發展也畸形,自然不會有什麼好果子。
國內當初也是走蘇聯的道路,在重工業領域大量投入,國內人民連飯都吃不飽,技術發展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