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凱走後,黃大發問吳江等人。
他可從來沒見過老闆這樣的情況。
幾人都是搖頭。
他們哪裡知道情況?
反正老闆掌握著絕對控股權,甚至都不需要召開董事會。
畢竟,到現在,凱盛還沒有出現過任何決策錯誤的事情發生。
“其實老闆是對的。我們的競爭對手,都是在瞄準我們,在目前現有的市場份額中,很難取得突破。而網路時代已經開啟。根據市場部的調查,未來,網路將會隨著國內個人計算機普及,變得越來越普及……”
廖長青拿出了市場部的調查情況。
“美國網際網路泡沫已經破滅了……”吳江皺起了眉頭。
這麼多年一直都在經營凱盛的遊戲產業,一臺計算機上萬,效能好一點的,更是高達兩三萬。
雖然國內經濟已經發展得很好了,腰包鼓起來的人也是不少,但是人均收入,也就只有一萬多。
“但是這並不影響國內計算機產業的發展。長虹那邊準備擴大計算機的產能,很大可能,會如同長虹一樣,一上來就砸價格,加快國內計算機普及速度……”
曾建華透露了一個訊息。
眾人都是大驚。
長虹原本不過是生產彩電,這幾年隨著國內市場的飽和,開始向著計算機產業發展。
原本,長虹的計算機生產,不過是為了增加顯示器的生產,消化過剩的產能。
國內這方面並沒有多少市場競爭者,競爭者都是國際上的顯示器生產商。
一臺計算機利潤可以達到50%甚至更高,然後,紅旗集團依託691廠生產的晶片,開始進軍計算機制造業。
“目前國際上cpu等硬體正在不斷漲價,高效能的晶片,對國內也有很大限制啊。如果無法獲得更多的進口硬體,長虹也沒辦法擴大太多產能吧……”吳江眉頭皺得更緊。
曾建華看著他,咧嘴一笑:“吳總,你不要忘記,老闆來之前去了一趟742廠,而且媒體上也有報道,691廠收購742廠……”
曾建華這樣一說,其他人就明白了。
691廠的產能,一直都是硬傷。
生產的頂級效能晶片可能比不上國際上最好的,可也差得不多。
但是在產能這塊,他們跟國際上那些巨頭相比,差了太遠。
主要原因就在於各種晶片生產所需要的關鍵裝置在國內無法量產。
雖然說國內高效能晶片的需求不斷增長,691廠一直也在擴大產能,除了凱盛這樣一直合作的老客戶,其他民品單位幾乎拿不到凱盛的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