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昨晚上就到了,討論方案到了凌晨一點,現在就等你們了。”褚國榮滿臉笑意。
這是財神爺。
“只要方案確定,我們經費馬上就可以到賬。”鄭宇成一臉豪氣地說道,“之前馬鳳山跟這小子談大壓機的時候,我說沒錢咱們就買一臺,哪想到這玩意兒不僅貴,製造也是這麼麻煩。”
鄭宇成絲毫都不尷尬。
謝凱聽他吹牛,也是無語。伊拉克人還沒來,訂單沒有落實,多少錢都不清楚,這老傢伙居然敢吹牛,說是隻要方案確定,馬上就打錢。
基地有多少錢?
二重來接謝凱等人的車,居然是兩輛豐田。
具體什麼型號,謝凱也不懂,他對車並沒有什麼興趣。
由此也可見到二重的小日子過得紅火。
“馬總他們也是昨天就到了這邊,提出了一些要求,現在具體如何幹,怎麼開始,沈部長說還是先看看你們這金主的意見。”上車後,褚國榮就對鄭宇成開口了。
“具體什麼情況,問我們有什麼用,我們又不懂!”鄭宇成這下不裝逼了。
“之前你們跟華清大學那邊不是就已經有方案了嗎?”謝凱問道。
“之前一直都處於論證階段,只有理論設計方案,具體是否符合,需要進行模型來驗證。”褚國榮告訴謝凱,大壓機只是處於理論設計過程中就被斃掉了。
“如果是進行實驗,還是如當年滬市那邊造萬噸壓機時候,先用1:10的模型驗證設計?”謝凱問道。
褚國榮扭頭看著他,笑著搖頭,“不,這次我們之所以拿不準,就是在這驗證模型上有分歧。我們準備先把國內三萬噸大壓機修改設計後製造一臺出來論證;馬總他們的意思是先生產一臺4.5萬噸的……”
謝凱一聽,頓時覺得不妙。
他們這是準備用404的經費,一路從4.5萬噸大壓機開始往上發起挑戰啊。
“生產三萬噸跟4.5萬噸的幹啥?直接整6.5萬噸的就行了。”鄭宇成不是傻子。
馬鳳山他們希望搞4.5萬噸的大壓機,這種模鍛符合運十的需求。
一旦新一代的飛機比運十更大,搞220噸級的大飛機,那就得更大的大壓機了。當然,這樣可以更快讓大壓機制造出來,運十的改型工作更容易驗證完成。
經費不至於浪費,可消耗的經費太多。
至於三萬噸?
完全就是為軍用的戰鬥機配套了。
國內目前只有西南鋁廠一臺,那臺大壓機根本就沒法滿足國內生產需求,產能太小了。
“不用模型論證,沒法確定設計方案有沒有問題。”褚國榮苦笑著說道。
“西南鋁廠不是有一臺三萬噸的大壓機?這技術咱們已經有了,再生產出來進行論證,也論證不了多少啊。”謝凱裝著不懂的樣子問出來。
三萬噸大壓機,對於殲七跟殲8甚至運8這樣的二代戰機跟落後運輸機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