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謝凱以為烏克蘭人不過是為了用這個釣著他們。
柳東盛把季米諾夫等人逼著馬達西奇航空公司的人同意出口D18T發動機的事情給謝凱講了。
對於季米諾夫跟安東諾夫設計局聯合向馬達西奇航空製造公司施壓,迫使他們同意轉讓D18T發動機這款裝備安124飛機的大推力渦輪風扇發動機連全套生產技術給中國,謝凱一臉震驚。
烏克蘭人這是有多迫切地想要跟他們達成合作?
“這可是好機會啊!”
柳東盛點了點頭,“確實是好機會,烏克蘭能提供最好的東西也就是大飛機跟航空發動機了。國內不是在搞大型的民航客機嗎?還有軍用運輸機,發動機的用處比引進飛機技術好處還大,更重要的是,現在烏克蘭極度缺錢。”
這些話,充分證明了柳東盛這些年在烏克蘭不是白混的。
沒有胡亂的花謝凱給他的錢。
烏克蘭方面想要用D18T發動機全套生產技術繫結安22的出口,謝凱無論如何沒法拒絕。
不過,引進的技術越多,404缺乏的經費就越多。
引進技術回去消化,同樣需要大筆的資金的。
“船到橋頭自然直,到時候再看看,實在不行就另外想辦法。”
無論是安22,還是D18T發動機,都是中國迫切需要的。
柳東盛完全沒有想到謝凱真想要安22這款飛機。
原以為安東諾夫想推銷給中國換經費,謝凱之所以拒絕,是為了拿到發動機技術。
這一次不是正式談判,只不過是談判前的接觸。
謝凱去的不是安東諾夫設計局,而是又到了季米諾夫的別墅。
烏克蘭方面的人不多,季米諾夫、尤里亞夫、馬達西奇公司的總經理跟總設計師。
這樣的陣仗讓謝凱不解,不過他也只是自己一個人,身邊帶著兩位冒充助理的保鏢。
季米諾夫跟尤里亞夫兩人看著謝凱,一臉熱切,馬達西奇公司的總經理貝斯特羅夫及總設計師伊夫琴科兩人,卻對謝凱沒有好臉色。
被逼著把發動機技術提供給中國人,他們認為這是中國人的陰謀,對謝凱至然沒有好態度。
見對方如此迫切,謝凱也不吭聲,坐等烏克蘭方面先說話。
季米諾夫見謝凱不吭聲,直接開口問謝凱,“謝,關於安22遠端運輸機技術合作的事情,如何了?”
謝凱嘆了一口氣。
“部長,不是我們不想引進,到現在為止,這款已經落後的渦槳飛機,我們國內嫌棄效能太落後。這次跟蘇聯合作規模較大,我們缺乏足夠的資金……畢竟這只是我們單位自己的技術引進,沒有財政撥款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