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大家不是都不同意麼!
“怕啥?咱們的子弟,福利待遇好,上學就拿工資!分福利,用實際行動告訴那些還沒有參加工作的年輕同志,來咱們單位,一切都不用考慮!”鄭宇成豪氣地說道,“從出生到死亡,一切有單位負責,甚至單位包分媳婦兒!”
眾人頓時樂不可支。
可不就是這樣麼?
為了解決基地男女比例問題跟廣大單身青工婚姻問題,基地的被服廠,已經擴大到了一千五百人的規模。就連其他能安置女職工的單位,也保留了不少。
甚至接收畢業生,也都是按照1:1的比例招收男女畢業生。
有物件的,除非物件一起進入到404,否則,不要。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汪貴林等人可是耗費了不少的精力。
“專科學生也送?”白彥軍咂舌。
“送!”謝凱堅定地說道,“畢竟基地不僅是需要研發人才。專科方面,有潛力的,先在生產崗位實習考察,然後調到管理崗位或者深造,走技術人員路線。”
反正每年的畢業生就那麼點。
也就是這兩屆的高中畢業生多一些,明年參加高考的,只有三個班不到一百人;再後面一年,更是隻有兩個班八十多人。
70年代各個單位安置進來的,很多都已經調離。
父母調離,子女自然隨遷。
“哥,基地真的用飛機送咱們?”剛回來的孫娟,有些不相信地問道。
她受不少人委託,前來打聽訊息。
即將上學的,沒有留在基地的,半個月前,就被召回基地參加軍訓。
就等著開學,最近幾天,都開始得陸續去學校報道了。
事情既然決定了,單位勞資處跟學校招生辦的人就開始有事兒做了。
原本有些子弟是由家長請假送,現在基地出面,自然也就更沒問題了。
具體細節卻沒有透露多少。
“肯定啊。飛機只能飛到機場,下了飛機後,還得有專車送到學校……”謝凱點頭說道,“你跟莫齊這次在那邊如何?”
“大涼山那邊的情況超乎我們想象,很多孩子甚至根本沒有上過學……”孫娟一說到這個,頓時就變得落寞起來。“可惜我們現在的能力太有限了……”
“不是有‘希望工程’嘛。只要你們的調研報告拿出來,到時咱們再向學校申請,甚至共青團中央聯絡……”謝凱說道。
希望工程,這不是某個個人能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