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機械廠一萬多名生產人員,這些人,以後如何安置?”謝凱的聲音越來越大。
管理委員會也在頭痛這事,一直都沒有尋找到解決的途徑。
到現在為止,整個基地,還有一萬多人沒有生產任務,靠著基地養著。
“我們可以把超七的一些零部件生產拿回來,359坦克的生產,也可以保留一部分……”汪貴林說道。
“成本呢?”一提成本問題,讓汪貴林無法回答。
404基地原本就是一個戰備基地,各個科研系統的備份,生產單位也只是試驗性質的跟後勤服務,基地必須擁有足夠的科研專案,才能讓整個基地回到原來的情況,甚至有所發展。
“這個專案,一年要多少的預算?”鄭宇成問道,“留在基地裡面,確實非常不錯。”
“銀河一號,必須得有一臺,而且等到後面國內有更先進的,必須給計算機升級……”謝凱沒說經費多少,而是首先就要超級計算機。
基地裡面的151超級計算機,每秒運算速度不過百萬次,甚至無法跟幾十年後家用普通計算機的速度。
進入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過去,普通家用計算機每秒的運算速度都能達到幾億次。
“非得要銀河一號?”
“如果能搞到美國運算速度數億甚至數十億次的超級計算機,更好。”謝凱說道,“不過那玩意兒,估計沒有指望了。要不然,我們國內也不可能搞超級計算機不是?”
國內的超級計算機工程,可是從78年就開始了。
國外對於中國,在超級計算機方面,向來都是絕對保密,限制出口的。
就連銀河一號超級計算機的資料處理器,都是透過特別渠道從國外搞回來的。
“現在咱們691廠不是能生產68000晶片,新一代運算速度更快的改進型號不是也在研發中麼?我們自己提供晶片,成本沒有那麼高,對吧?”謝凱問道。
“他們覺得68000晶片太落後,不願意用。要不然,咱們年前就跟他們籤合同了。”
“咱的晶片運算速度不夠?”謝凱有些納悶。
國外32位的晶片,目前國內可搞不到,銀河一號應該不是使用國外最先進的晶片吧?
“具體不清楚,反正國防科大那邊並不願用咱們的晶片……”鄭宇成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反正對於計算機晶片,他也不清楚。“你用來做遊戲機的東西,能用於超級計算機?”
“……”謝凱沒法接話。
鄭宇成這樣不懂的人,難道認為運算遊戲的處理器,就沒法進行資料運算了?
遊戲畫面的生成等,同樣也是資料處理跟運用。
“反正超級計算機必須有,前期的工作,就是各種理論設計,利用數學模型來進行理論設計,然後再按照比例生產試驗機用於風洞試驗等……在這樣的情況下,巨型計算機就是最主要的成本支出,在不生產樣品的情況下,每年的經費,不超過一千萬。”謝凱胡亂說了一個不會讓鄭宇成等人牴觸的數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