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最後,才因為吃虧多了吸取了經驗教訓。
“咱們做生意,得講究誠信。”龍耀華都覺得這小子太過分,壓抑著火氣說道。
他最聽不得謝凱這種不要臉的話。
“首長,咱們是軍事科技研究單位,這可不是做生意的。我們賣的武器,他們是用來殺人的……”謝凱平靜地說道。
眾人愕然,無言以對。
武器裝備的發展,說是為了防禦敵人,保護國家民族安全。
說到底,這東西依然是用來殺人的。
龍耀華想批評謝凱,他卻不知道如何開口。
鄭宇成看著謝凱,幽幽地說道,“我們跟伊拉克人簽訂了合同……”
“我又沒有說不履行他們的合約啊!”謝凱說道,“之前跟伊拉克人簽訂合同的時候,那時他們提的要求雖然高,我們也不過按照每個月60~75枚的產能核算的交貨時間……”當初跟伊拉克人談判,謝凱全程參與。
伊拉克人有後續的訂單,所以在合同上,雙方也沒有太過糾纏。
“按照最低每個月60枚的產能算,我們也沒法按照伊朗的交貨期完成交付。90枚,已經是我們最大的產能!”汪貴林搖頭說道。
伊朗人要求一千枚,把節約的產能都用來生產,一個月最多不過提供三十枚。
唯一辦法就只能擴大產能。
可生產前衛防空導彈涉及到眾多的技術領域,得全面提升才能解決。
火箭發動機,裝配等,都是靠著基地那一批八級以上的頂級技術工人手工完成。
“實在不行,就把伊拉克人的交貨數量減少一些,同時向兩家交付。”謝凱說道。“至少,在伊拉克人沒有發現之前,我們可以先提供一批。”
“……”謝凱這是根本就不管責任啥的。
“如果被發現了呢?”一旦出了問題,肯定得汪貴林等人去安撫伊拉克人。
“有啥大不了的?伊拉克人又不是不知道我們跟伊朗人關係好。他們雖然是敵人,但是跟我們都是朋友不是……”謝凱咧嘴笑著。
他這是給鄭宇成等人理由。
“實在不行,我們可以按照產能來,單日子生產的提供給伊拉克,雙日子生產的提供給伊朗。這樣也很公平不是?”謝凱想起當初在網上看到關於617坦克基地獲得龐大數量的伊拉克訂單跟伊朗訂單幹出來的事情,那事情,在兩伊戰爭末期才會開始。
“這樣能行?”鄭宇成等人目瞪口呆。
他們以為謝凱可以提出更好的解決辦法,結果搞出這樣的事情。
讓交戰雙方知道,人家如何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