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山嘿嘿一笑說道:“我也是這樣想的,再跟其他首長商量一下……他們這次從蘇聯引進這麼多技術,幾乎不用支付多少資金,用各種輕工業產品來抵償支付,同時還給五軸數控機床跟四軸數控機床等。404這次算是佔了不小的便宜。具體怎麼談下來的,只有等他們的人回來了才知道。”
有了國防部科工委、後勤部、總裝備部的大佬們的支援,秦飛團隊去烏克蘭就不成問題了。
當天晚上,C910飛機就搭載著秦飛的談判團隊,直接從秦飛的試飛機場出發了。
鄭宇成聽到說秦飛連夜出發,不有欣慰,“他們做事做事兒效率挺高了嘛。”
汪貴林則一臉抱怨,“反正他們自己又不掏錢,能得到技術,回來就有資金有政績,自然跑得快,換成誰,誰會不願意?”
汪貴林還是對事情有些不情願。
無論如何,最終談下來了,還是會對他們的資金造成很大壓力的。
哪怕從中信銀行貸款,也會擠佔404專案的經費。
中信銀行放貸的資金,很大一部分來源於404的裝備銷售款。
就連404的專案,不少也都是透過從中信銀行貸款運作,要不然,404管理方面又會胡亂折騰
謝凱原本以為秦飛方面的辦事效率不會多高,得研究一段時間才會派出談判團隊,對於跟烏克蘭方面的談判一點都不著急。
沒想到,第二天下午就接到404的電話通知,說秦飛團隊當天晚上就出發,讓謝凱他們準備好。
這讓謝凱著急了。
秦飛的管理人員接觸也不少,平時效率可沒有這麼高。
現在看到有好處的事兒,跑得比兔子還快。
要是他們知道了自己還沒跟烏克蘭人關於引進技術進行接觸,不知道會怎麼想。
白彥軍並不理會謝凱的著急,所有的一切都是謝凱自找的,聽謝凱抱怨,撇了撇嘴,隨後去幹自己的事情了。
跟蘇聯方面談判進展很快,一些細節的合作談判進展更快。
蘇聯方面提出需要上百臺五軸加工,中方也沒有任何意見,不過雙方對加工中心的價格的談判進展緩慢;四軸方面,蘇聯為了儘快地形成生產力,快速培養技術人員,同樣也要從中方採購不少的數量,這樣可以在自己生產之前就形成規模生產能力。
這兩種頂級加工裝置效能好,價格高,同時因為交易的數量不小,雙方在價格方面都不願意做出太大的讓步。
謝凱瞭解到這些情況,也不著急。
他更著急的是再一次跟季米諾夫那老傢伙談談安22的技術引進合作。
季米諾夫同樣也希望儘快達成合作。
“既然中方已經動心了,就可以再次跟他們談了。柳東盛,你確定他們真的是想要引進?”
柳東盛肯定地點頭,拍著胸脯保證:“部長,昨天晚上我跟他們的負責人接觸過,告訴他們安22這款戰略運輸機對於他們有著非常大的好處。製造成本低,技術難度相對小,還能作為民用客機,蘇聯境內都還有30多架安22承擔民航客運任務……更吸引他們的,其實是發動機技術,D18T這款發動機,我只是提了一下,並沒有明確說出來……”
柳東盛作為一名中國人,還是比較瞭解中國人想法的,更何況,他跟他外甥兩人在合謀呢。
“不說軍事用途,僅僅是民航型號,都讓他們非常動心……”柳東盛繼續解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