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引進蘇27的技術,在蘇聯人的幫助下,才能彌補國內在重型戰機設計、研發的不足。
蘇27問題不少,一旦把這些問題解決了,中國的航空工業技術水完全可以達到國際上一流水平。
“蘇27身上的缺陷,都是電子工業水平造成的,只要解決了,就沒有問題。”看著幾人,謝凱堅定地說道:“我們需要重型艦載戰鬥機。”
蘇27只是修改一下機翼,就成了艦載戰鬥機。
國內在這方面,有著不小的差距。
航母已經開始動工,超7上艦的工作,依然沒有啟動。
專案太多!
何況,超7A作戰半徑太小,載彈量也不夠,即使上了航母,也會制約航母的作戰能力。
眾人看著謝凱直搖頭。
對他們來說,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再同意引進這樣多缺陷的戰機。
白彥軍只是盯著謝凱,沒有說話。
按照謝凱說的,有這樣多的缺陷,在高速飛行時甚至會解體,這款戰機根本就沒有任何引進的必要。
見謝凱還沒有改變想法,嚴肅地警告他,“謝凱,這款戰機有多少的效能缺陷,你比我們清楚,我不會同意動用大筆外匯引進一款擁有太多缺陷的戰機生產技術。這也會對我們的專案造成嚴重影響。”
404跟611所聯合研製的超7專案,對資金需求越來越大,引進蘇27,112廠跟中航技不接手,會對404造成更大壓力。
技術人員不夠用,資金壓力更大。
白彥軍已經決定,不引進蘇27。
直接在國內加大對超7專案的投入,尤其是雙發的超7B。
雙發超7B雖然沒辦法跟蘇27的效能比,至少安全得多。
國內培養一名飛行員可不容易。
一款戰機如果不能安全使用,高速飛行就會解體,有再大的作戰半徑、再大的載彈量,都沒有卵用。
一旦開戰,甚至不需要敵人動手,被敵人追兩圈,自己就解體了……
這會被人戳脊梁骨的。
中方人員在這裡商量時,蘇聯人同樣也是進行了激烈的爭論。
爭論的焦點就是關於謝凱說出的這些問題。
米薩維奇夫斯基一臉寒霜地看著西蒙諾夫,“你們給出的答覆不是已經解決了強度跟所有缺陷?為什麼現在依然存在?甚至從一箇中國人口中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