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經理,美國人只是希望我們轉手賣給印度,我們可以自己去找中國人談,看看他們戰機技術如何,如果可以,我們再融入Lavi的技術……”航空工業公司總設計師科門特恨恨地說到。
“就這樣幹!”拉迪諾點頭。
反正這樣幹了,美國人也不能說什麼。
雖然美國會幫忙改進技術,但前提是印度人必須採購80架來自中國的戰機。
這裡面涉及到一些什麼秘密交易,外界的人是不可能知道的。
無論如何,這對以色列人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中國技術看起來確實非常落後,但是對以色列來說,在落後的國家,都有一些獨特的技術可以供他國借鑑,學習。
很快,以色列航空工業公司主動找到一直停留在特拉維夫的印度斯坦航空工業公司負責人,告訴他們,以色列國防部批准了合作,但是有一些條件,需要談判。
談條件?
印度人最不怕的就是談條件。
只要給技術,啥都不是事兒,要錢嘛,好說,印度雖然窮,但是國防部還是有錢的。
以色列那邊的變動讓薩米特·提維迪跟阿米爾·潘迪特都是喜出望外。
隨著巴基斯坦這幾年跟中國合作越來越深入,裝備越來越先進,大有要鳥槍換炮的趨勢。
巴基斯坦窮,沒錢兒,但是人家可以自己造很多武器,便宜不是?
現在連在中東戰場上表現優異的359坦克跟一些先進的防空導彈都能自己造,印度國防部沒有壓力才是怪事兒了。
於是乎,印度高層很快就到了特拉維夫。
“拉迪諾總經理,貴國政府同意技術合作,我們表示真誠的感謝。”阿米爾·潘迪特見到拉迪諾,先表達了內心的感激之情,隨後就急切地問道,“不知道貴國有一些什麼要求。”
先了解對方的要求,再來看看是否可以接受。
然後坐下來慢慢談。
“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不過,貴國必須採購至少80架戰機我們才能提供戰機生產線跟相應技術。”做生意,向來就是猶太人的長項。
而且,從以色列建國以來,跟中國關係一直都是非常友好。
中國希望獲得以色列的一些技術,以色列從中國採購一條戰機生產線,自然也不是什麼問題。
印度這個冤大頭既然送上門來,不宰一刀,完全不符合猶太人的風格不是?
“八十架戰機?Lavi嗎?”薩米特·提維迪愣了。
雖然Lavi戰機在美國限制機翼等核型零部件出口後不得不下馬,建立機翼的配套生產,不符合以色列的工業發展計劃,但是他們確實需要擁有自己可以生產的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