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對燒錢的海軍來說,還是太窮。
一艘航母,造價幾十億,海軍還是可以支撐的。
關鍵是航母建造完成後,還有配套的艦載機、護航艦隊,這就需要遠比航母更高的價格了。
一眾海軍大佬自然明白,權衡利弊後,確實覺得現在不太合適。
“今天就鋪設龍骨,現在有分段建造的經驗,同樣也有兩艘輕型航母的建造經驗,這艘航母,40個月下水,沒有任何問題……”
面對一群大佬,滬東船廠負責人李慶民一臉自豪。
終於,國產大航母開始起步了。
想想,當年建造707航母的時候,他們可沒有這樣的激動心情。
不是國產航母不好,而是他們建造的航母,最終將會在泰國海軍服役。
40個月,航母從第一塊鋼板切割到下水,不算太快的速度,但是也絕對不慢了。
“還是穩一點,咱們第一艘航母,不求快,求穩!步子可以慢一點!”劉司令有些擔心。
從1970年開始,他就根據上級指示,組織了航空母艦的專題論證,也知道國內建造航母的困難。更是在那之後,一直為國產航母而努力。
終於,到了這一天了。
“首長,請放心,這已經是為了求穩,速度壓慢了很多了。如果按照我們真實水平,24個月就能解決。即使到現在,這時間也有些短,萬一到時候這艘航母下水,海軍沒有後續訂單,咱們的船塢就閒置下來了……”
李慶民的話,讓眾多海軍大佬們臉上都浮現出了笑容。
確實如此。
海軍雖然想要建造更多的航母艦隊,奈何沒錢啊。
現在經濟確實發展起來了,國家在軍費投入上增加了不少。
整個PLA從改革開放開始,一直都在忍耐著,裝備啥的都沒有更新換代,每年都只是少量裝備到部隊用於訓練。現在有錢了,大家自然都需要可勁地發展。
每年就那麼點經費,誰都想多要,怎麼行呢?
而海軍裝備,對經費的需求,比其他裝備更大。
稍微先進點的,大型點的,那都是以十億計數。
眼前即將開工的航母,海軍這幾年勒緊褲腰帶節省,到目前,也不過只准備了120億,剩下的缺口,只能後面慢慢省了……
誰知道下一艘什麼時候才能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