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就這麼完成任務,似乎我們就沒做多少事,這一點也不光榮。
西南方面軍一直不向我們透露進攻的事,保密的可能性也很大。他們或許在幾天後就展開進攻,屆時我們當然有理由配合主力!因為我們也是西南方面軍的一員!
我們要怎麼辦?對!就是轟炸契爾尼戈夫這座大城市。我們有理由確信,一旦戰役爆發,德軍必然向蘇梅、切爾尼戈夫這樣的大城市方向集結兵力,甚至他們已經在做了。
這樣,只要幾發遠端火箭炮,就能取得巨大戰果!”
在凌晨三點開會,這不是好主意,楊明志有理由這麼做,因為上級給予的部隊行動時間非常苛刻——5月18日。
上級並未說軍隊出動的下限是18日的早晨還是晚上,上級理應會發來後續電報,至少在凌晨四點時,電報員沒有收到新的。
北極從春分開始進入白晝,白俄羅斯的維度很高,入春之後,其白天的時間也越來越短。凌晨四點多,天空就發藍了,很快太陽也會升起。
身為司令的楊明志打算火箭炮炮轟切爾尼戈夫,他是集團軍司令,沒人能阻止他。何況,這些軍官們的態度完全統一,即有狠揍德軍的計劃那就窮追猛打。即便福明有意呼籲大家不要被戰鬥的慾望佔領全身,他的這番好意也只有楊明志在領情。
大部分軍官們誰也不服,就服他們的司令。集團軍的所謂參謀部,那些參謀員充其量就是打雜的,他們最多策劃小規模的戰鬥,真到了大規模軍事行動,還得是司令本人制定計劃。
楊明志將這次戰鬥的終極目標定在炮轟切爾尼戈夫,在這之前的各項任務比如做出系統規劃。
他簡單的將此次作戰分成了五個部分:
一:部隊組織兩個團的兵力,帶著裝備渡過第聶伯河。渡河地點定在米西渡口。
二:部隊完成渡河行動後,迅速進入森林,解放斯拉夫季奇。
三:部隊暫時駐守斯拉夫季奇,靜候轉移而來的第17遊擊旅,並著手將其人員運回諾夫戈梅利。
四:架設發射器,向切爾尼戈夫開炮。
五:部隊在斯拉夫季奇周圍設防,防備有可能的德軍進攻。
楊明志不可能在看到電報後的幾十分鐘,就定下詳細的作戰目標。他定下的作戰的五項任務,每一個都是該仔細研究的。
因而,這場會議就持續下去,直到天空湛藍,太陽也升起來。
廣大士兵並不清楚上級的命令下來了,他們的心思更在於今早開始恢復的訓練。不管新兵老兵,下雨的幾天裡他們進食了大量土豆,每個人增重不少。多出來的脂肪絕不是累贅,士兵們會更加敦實,也更有力氣投入訓練。
會議絲毫不被突然響起的晨號打擾,那號聲最多隻是提醒大家這是早晨了。一眾人的腸胃隨著號聲咕咕叫,再過一會兒,就是早餐的時間。
沒有人願意會議突然暫停,因為僅僅是作戰任務的第一部分,就遇到了很大阻力——部隊要橫渡第聶伯河呀!這條大河可不是普里佩特河,它豈是說過就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