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督軍套在哪裡換> 第一百四十一章 後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四十一章 後黨 (2 / 2)

“得了,坐下說話,我也沒怪你。津門的官不少,想著買兩盒楊村糕乾當禮物的,你算第一個。宮裡不吃外食,素筠你把它拿走嚐嚐,告訴我什麼味的。”

原來在珠簾後,另有一人,正是慈喜身邊極得寵的清客繆素筠。那女人謝了恩,慈喜又道:“瓜子不飽是個人心,你心裡眼裡,還有我這麼個老太太,這很好,我也很高興。可聽說,方才在茶水房那,你和萬歲身邊的人打起來,這可不好。做武將的火氣大,但是也要分個地方,分個場合,跟萬歲身邊的人,怎麼也敢放肆?”

“臣有罪!”趙冠侯摘了頂子,在地上磕了個頭,李連英則在旁分說道:“李有那個混帳,差事是越當越回去。明知道老佛爺叫了趙冠侯的起,卻要他先去見萬歲,讓老佛爺在這裡等,這是哪門子道理?”

“李有?新提拔上來的吧?以前沒聽過這個名字,小奴才,還是欠點管教,要好好拾掇一番,才能大用。這人啊,不管宮裡宮外,全都一樣,乍穿新鞋高抬腳,以往是個小角色,一下子發跡了,都覺得自己威風了,是個人物了,不把人看在眼裡了。若是還在過去的位置上,借他個膽子也是不敢的。現在以為自己是個人物,又怎麼會把別人放在眼裡。趙冠侯,你是怎麼想的,怎麼萬歲叫你的起,你還敢不去麼?”

“臣沒有那麼大的膽,但是,太后既然叫了臣的起,臣就得先到太后這裡來。慢說是宮中,就是家裡也是一樣,母子二人,自然是母重於子,當兒子的,總要事事讓著母親,否則,又叫個什麼家了?”

他這話說的恰好撓到慈喜的癢處,珠簾後的慈喜,輕輕拍了拍座椅扶手,幾乎將一個好字脫口而出。她本是個極重威權之人,只是年高神倦,精力日衰,再總攬大權已是力不從心,不得已徹底歸政。

可是她放權之後,最擔心的就是昔日維自己馬首是瞻的大臣,是否會改弦更張,從此只知有子,而不知有母。

尤其京裡新近出的保國會,言辭激烈,主張也很激進,立場上,更是徹底的支援天子,而無視皇太后。一旦他們養成羽翼,則自己在朝廷中的影響將逐步被排除,最終消失於無。若是歸政之前,這等人鬧一鬧,她也不當一回事,反倒可以用做彼此平衡的工具,歸政之後,反倒是得失之心日重,真的有些在意起下面人的態度了。

今天趙冠侯與天子身邊的人衝突,原本是極大的不該,武將跋扈,便應剪除,否則早晚必為大患。可是聽到他這句分說,卻是重母而輕子,非是目無君上,而是依舊忠於太后,卻讓慈喜心裡疑慮盡去,喜不自勝。

“你這個人啊,兩個字:糊塗!宮裡的奴才,也知道跟紅頂白,現在是萬歲當政,你怎麼就不懂呢?你這頂暗紅頂子,是能戴下去,還是乖乖換回涅藍的,不都是在萬歲一句話的事麼?為了我個老婆子,讓萬歲生氣,你就不怕,讓你的涅藍都戴不成,再改回白頂?”

“回老佛爺的話,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臣無話可說。但是臣的前程,是佛爺賞賜,這一點,臣從來沒忘過。”

“這話說的……不錯。咱們大金的人若都像你這麼講良心,江山就有指望了。你坐好,我這有話問你。連英,別讓他在那幹說,給他預備碗水。”

茶水是現成的,趙冠侯謝了恩,就聽慈喜在裡面問道:“聽說,你懂洋務,會說洋話,還會跳洋人的舞,跟洋人敘禮。這都是極好的事,咱們金國吃虧,很多時候,就是吃虧在對洋人不瞭解上。連人家是喜是怒都不清楚,還辦個什麼洋務。章少荃、張樵野、這都是老於洋務之人,對洋人的事,很是明白。只是這事,你卻不能輕忽,不要想著有許多大臣品級比你高,擋在你前面,你只在後面搖旗吶喊等著分功,要是這樣想,我可不會饒你!”

“臣不敢!既奉詔前來,自當盡心竭力,為朝廷效勞。”

“你既然懂洋務,那你跟我說說,洋人這使節,我是見得,還是見不得?”

趙冠侯先是一愣,不知哪來如此一問,但隨後就醒悟過來,這裡面怕是有兩宮矛盾在作祟了。太后交了權,卻又想要刷存在感,亨利親王來,多半是要召見,證明自己仍然是帝國的重要人物。可是帝黨那邊,自然是不希望看到她繼續對朝政施加影響,不知道找出什麼理由,勸說慈喜不能見外使。

這種勸說,肯定會讓這個迷戀權力的老婦人心中不滿,可是卻又無可奈何,畢竟交了權,就不好為這點事大發雷霆。他想通了這一層,連忙道:“回老佛爺的話,外使前來,您自然是見得的,而且臣斗膽上奏,這人應該見。”

“哦?這話是怎麼說?你要知道,從我大金立國以來,可沒有宮眷見洋人使者的成例。”

“老佛爺,事雖然沒有成例,但卻也有道理可尋。家國一理,兒子的朋友到家裡做客,做兒子的自當讓客人來拜母親,也總要母親先見了客人,那兩弟兄才好自己談。若是不與母親見面,豈不是讓兒子落一個不孝的名聲?是以臣以為,若是太后不見亨利親王,必會引來普魯士方面的不滿,不是認為咱們輕視他們的親王,就是認為我們的陛下對母親不夠孝敬。不管是哪一個結果,都不是我們所想看到的。”

簾後的慈喜愣了一愣,她身邊那位繆清客看到,這位老婦人的臉上,竟是露出了一個燦爛的笑容。自從交權以來,她的閒暇日多,可是臉色始終一團嚴肅,卻是有許久,不曾見她笑的如此璀璨。

只是她臉上雖然帶著笑,語氣反倒是有些個不快“你們啊,就沒一個人體諒我的處境,我年歲大了,精力大不如前,管不了那麼多。撤了簾就是不想管事,想著打打牌,聽聽戲,享幾天清福。你們倒好,還是要把這麼多的事,加到我的身上,這不是要我老婆子的命?那洋人紅頭髮綠眼睛,說話也聽不懂,我本心是不打算給他個面見。”

“可你們這麼一說,我要是不見他,洋人還就不高興了。事關邦交,又涉及到皇帝的顏面,這不見還就不成了。淨是給我找事。算了,見就見吧,豁出去這把老骨頭,還得陪那洋鬼子說說話。不過我醜話說前頭,那天你得當通譯,你把老婆子推出來,自己可別想躲清淨,我得給你加點擔子。連英!送他去玉瀾堂見皇帝,再替我傳個話過去,有些小太監不成話,得好好教教規矩,否則的話,這頤和園,就沒法住人了。”(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