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主子,您就別把宮權分給烏雅嬪了吧?”
玉錄玳搖頭:“若我那樣做,皇上難免懷疑我在揣測他的心思。”窺探帝王心思,是罪!
“那咱們該怎麼辦啊?”
“該怎麼辦就怎麼辦!”
那人是康熙,她如今還沒有籌碼與他對上呢。
不過,猜到些康熙的想法,到底對她是有益處的,至少,她可以把控分給烏雅·頌寧的宮權。
煩瑣耗費心力還沒有油水的宮權,也是宮權吶!
這宮權到了她的手裡,只要她沒有犯錯,康熙也不能就直接從她手裡奪些給烏雅·頌寧吧。
她還是康熙的救命恩人呢!
而且,現如今康熙權衡後宮未必是忌憚防備她的意思,更多是,還是未雨綢繆,避免後宮一家獨大,她錯了主意,又傷害到了康熙的利益。
總體來說,如今的局面對她還是有利的。
也正如玉錄玳想的那樣,康熙思考的正是後宮安寧,不出亂子,尤其不能重蹈覆轍,傷害到他。
他想扶個人出來,不完全是為了跟玉錄玳爭權奪利,更多的,是類似監督者的角色。
只是人心難測,康熙只要扶了這麼一個人上來,就註定無法完全掌控這個人的所言所行。
但康熙不會這樣想,他是天子,是九五至尊,在他心裡,能被他扶著上位,無一不該感激涕零,為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哪裡敢有旁的心思?
當然那人若是生了旁的心思,他再換一個便是了。
前朝官員升遷貶謫,他需要細細琢磨權衡,後宮女子,他能費上這些心思已然足夠了。
便是玉錄玳與四嬪各懷心思,此時也是目標一致,先把宴席熱熱鬧鬧辦了起來。
讓玉錄玳意外的是,蒙古王妃們比她想象中要好說話很多。
她端著酒杯與蒙古王妃們遙敬了一下,一飲而盡,念頭一轉便明白了。
蒙古王妃們怒而闖中營大帳那日,是康熙醒來的第三日。
那之前,中營大帳只傳出了康熙大好的訊息。
整個營區裡除了臣工,妃嬪與阿哥們,誰都沒有見過痊癒後的康熙。
蒙古親王王妃們更加沒有。
玉錄玳放下酒盞,臉上露出客套的笑容,與幾位蒙古王妃交談幾句。
所以,那會兒蒙古王妃們乍然知道自己被隆科多小妾耍了,還被看不起,說她們身上的穿戴還不如個小妾時,怒是真的怒。
但這真怒中未必沒有幾分對無法靠近的中營大帳的試探!
她們想知道康熙是不是真的已經大好了,或者,是清廷放出拖延時間的煙霧彈,實際上,康熙已經駕崩了!
想必那日,中營大帳外蒙古王妃們的耳朵都是豎著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