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景盛詢問道:“三弟啊,宮裡怎麼忽然間來聖旨了?”
顧景熙淡聲回道:“大哥等會兒就知道了。”
眾人見他如此淡定,似乎並不好奇聖旨內容,心裡就開始泛起嘀咕,總感覺他知道些什麼。
既然他不說,眾人也不再問,免得耽擱時間。
眾人到達前院一會兒,上了年紀腳步慢的顧老夫人才趕到。
緊接著,眾人又看到被家僕押著過來的顧修明與李婉兒,顧修明會來聽旨,並不讓人意外,因為他是侯府世子,但李姨娘一個上不得臺面的妾室怎麼也來了?
顧家人已到齊,眾人按照輩分跪了一地。
宣讀聖旨的公公看了他們一眼,然後展開明黃色的聖旨,尖細的聲音響起: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顧氏修明,屢不敬尊長,汙衊陷害其母,德行惡劣,忤逆不孝,難當侯府宗嗣,敕令褫奪世子封號,褫奪秀才功名,黜為白身,終生不得科舉,杖責三十,流放崖州。
小妾李氏,以下犯上,陷害尊長,不敬不孝,杖責二十,隨其流放崖州。
子不教父之過,長興侯顧景熙治家不嚴,教子無方,以致惡事起,責令閉門思過半月,罰俸一年,以示懲戒。
欽此。”
眾人直接被這道聖旨給砸昏了頭,霎時間有些反應不過來,似乎是沒想到顧景熙會對唯一的兒子如此狠心,竟然上奏到皇上那裡。
我朝以仁孝治天下,皇上也是出了名的大孝子,最看不慣不孝子,得知顧修明是個不孝子,做下如此惡劣的事,哪會輕饒?
但不得不說顧景熙是真的公正嚴明,心也夠狠,不放過別人的同時,連自己也不放過。
上奏皇上請求廢黜世子,少不了陳述顧修明的罪行,自己也得因教子無方向皇上請罪,這不僅顧修明要受到嚴懲,顧景熙自己也難逃責罰,因為古人雲子不教父之過,孩子犯了大錯,父親就有管教不嚴之罪,特別是當官的,教子無方,治家不嚴,閉門思過,罰俸祿是肯定的,更甚至還有被貶官或被罷官的。
上一個因為教子無方被懲罰的京城官員,是前任禮部左侍郎趙大人,趙公子欺淩百姓的事被揭發,龍顔大怒,念在趙大人曾立過功才沒被罷官,最後教子無方的趙大人被貶到貧瘠之地為官。
現在是顧景熙被罰閉門思過,罰俸祿,不過罰俸一年對他而言沒什麼影響,顧家也不窮,只是因治家不嚴、教子無方被罰的,傳出去丟人,堂堂大理寺卿竟然教不好兒子。
顧修明心中大駭,臉色慘白,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杖責三十,流放崖州,這還不如殺了他?崖州地瘦人稀,條件惡劣,就連水利資源都匱乏,流放到崖州的日子就是人間地獄。
李婉兒更是嚇得跪都跪不穩,直接癱軟在地上,她過上了街坊鄰裡羨慕的富足生活,這還未滿一年時間,就要流放崖州,往後餘生的日子比她與已故的祖父相依為命時苦千百倍。
這時,顧景熙叩首道:“臣接旨,皇上聖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他言罷,就伸出雙手,掌心向上,恭恭敬敬地接過聖旨。
眾人的思緒被他的聲音拉了回來,忙叩首,異口同聲道:“皇上聖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廢黜世子不是男主一句話的事,也非宗族長輩能做主的,因為立世子需要上奏皇上請封世子,廢黜世子也需上奏皇上,理由充分有理有據,不可捏造事實。我寫的時候已經盡量往符合邏輯靠攏啦,這回顧修明犯了大錯,人證物證供詞皆有,不足之處,請大家諒解。
下面我解釋一下兩個讀者或許會問的問題:
為何沒將顧修明還給親生父母?
答:因為出繼不能回繼啊,孩子不是想要就要,不想要了就讓人家親生父母來領走的,在古代忤逆不孝的人是眾叛親離的,沒人敢跟他沾邊,不然都會被人嘲諷,他的親生父母此時肯定巴不得離他遠遠的。且顧修明還犯了大錯,上奏皇上廢黜世子,皇上既已知道,定會嚴懲顧修明,想要安然無恙回去都難。
被判流放會不會罰得太重了?
答:我覺得不重,因為不孝在古代是十惡不赦的大罪,非死即傷,就沒有好下場的。所以古人的孩子不孝,大部分都捨不得報官,會給孩子改過自新的機會,屢教不改,迫不得已才會報官,求官府主持公道。
至於李婉兒,是作者特意讓她去陪顧修明的,真愛總得鎖在一起的,對吧?她的所作所為,判流放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