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清的茶樓,位於泉(quan)州市的市中心,可以說是最繁華的地段。在這種繁華的地段,投資一個茶樓,似乎有點虧本的嫌疑。但周德清的厲害就在此處。茶樓也僅僅是下面三層而已,裝修得古香古色。上面的五層,全都是用來辦公的地方,也是大觀茶園在泉(quan)州的分部,銷售總部。
正是因為在泉(quan)州打響了名聲,二十多年來,大觀茶園的鐵觀音才享譽國內外,成為名副其實的“鐵觀音王”。而清溪祥華,也成了中國的“鐵觀音之鄉”。
進入了這間茶樓,周德清帶著他們到了三樓,一間雅間裡面。看得出,這間雅間的裝修和別的地方都不一樣,應該是周德清接待客人的地方,高階大氣上檔次,完全符合周德清“茶王”的身份。
倒是唐晨一身“寒酸”的衣服,在這種環境下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幸好周德清也沒有留意,或者說根本不在意唐晨穿得怎麼樣。周德清雖然貴為“茶王”,但行為舉止卻十分和善,笑容可掬。以他如今的地位,還有豐富傳奇的經歷,已經不需要注意別人的形象了,只要是他看得上的人,都會成為他的朋友。甚至他自己也不會刻意維持自己的形象,完全可以隨心所欲,順其自然。
不需要周德清吩咐,服務員就已經把最好的“鐵觀音王”拿來了,周德清親手泡茶,讓曾老和唐晨都有點“受寵若驚”。
“不要拘謹嘛,我交朋友就是隨心所欲的。只要聊得來,哪怕是個乞丐,我也一樣請他喝茶!”
周德清打趣說道,唐晨卻為之一愣。
“大人物之所以是大人物,是因為他們的胸襟嗎?”唐晨心中這麼想,不論是曾老,還是張元富,抑或者是眼前這個周德清,胸襟都是很寬廣的。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容得下人才。不過轉念一想,似乎也理所應當。如果不尊重人才的話,他們的事業怎麼會做得這麼大?當然,如果你是一個普通人的話,就幾乎是沒可能和他們“談笑風生”的了。周德清說乞丐也請喝茶,完全是一種笑話來的,不過是彰顯自己“禮賢下士”的高雅。
“我這人也沒什麼本事,自從接手了茶園後,一邊學習一邊經營公司,事業上也還過得去。接手茶園八年後,碰上改革開放了,我就一心一意搞茶葉貿易。說實話,我這些年炒茶也放下了,茶葉貿易也不做了,整個人都退下了,唯獨泡茶是還沒放下的……”周德清說著說著,已經把第一遍茶給倒掉了,又泡上第二道茶。
大約是泡了兩三分鐘,周德清把這個上好的紫砂壺拎起來,每一個茶杯都掄了三遍。
曾老也是好茶之人,評價道:“好一個‘關公巡城’!”
所謂的“關公巡城”,其實就是迴圈斟茶,茶壺似巡城之關羽。此番目的是為使杯中茶湯濃淡一致,且低斟是為不使香氣過多散失。在沖泡功夫茶的時候,把茶杯緊靠在一起,用茶壺沿著小杯打轉地注入茶水,這個動作是巡迴的運動,目的是要把茶水的份量和香味均勻地分配給四隻杯子,以免厚此薄彼。這動作就像關公巡城,處處具到一樣。因此,把關公巡城移用到泡茶的程式上來,是很形象的。
唐晨不明所以:“這是泡茶的招式?”
曾老笑道:“對,泡茶一共八道工序。第一是白鶴沐浴,也就是洗杯,用開水洗淨茶具;二是觀音入宮,也就是落茶,把鐵觀音茶放入茶具,約佔茶具容量的五分;三是懸壺高衝,就是沖茶,把滾開的水提高衝入茶壺,使茶葉轉動;四是春風拂面,這個有點難理解,叫做刮泡沫,就是用壺蓋或甌蓋輕輕颳去漂浮的白泡沫,使茶水清新潔淨;第五道工序就是關公巡城了,把茶泡兩三分鐘後的茶水依次巡迴注入並列的茶杯裡;六是韓信點兵,稱之為點茶,客人喝了一半添茶時,茶水倒到少許時要一點一點均勻地滴到各個茶杯裡;七是鑑嘗湯色,也就是看茶,觀嘗杯中茶水的顏色;最後是品啜甘霖,這是喝茶的高雅說法,乘熱細綴,先嗅其香,後嘗其味,邊啜邊嗅,淺斟細飲。飲量雖不多,但能齒頰留香,喉底回甘,心曠神怡,別有情趣。周老的動作已經返璞歸真,深得其味,看得我是賞心悅目啊!不過……”
唐晨聽得入迷,見曾老突然停了下來,連忙問道:“不過什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