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人們普遍的月收入只有幾十塊錢的年代,“一天就可以賺幾百塊錢”的暴利,迅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效仿。
一些人賣起了蛔蟲藥。一名熟悉東莊情況的政界人士介紹,有的莆田系大佬當年也做過蛔蟲藥生意,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他們敲著鑼鼓,走上街頭,“既賣藝,也賣藥”。在鬧市區,這些郎中拿著一塊磚頭,猛地往腦袋或胸口上砸,結果磚頭碎了,人卻沒事。其實,那些磚頭已經過特殊處理,易碎,但人們當時並不知情,因而對這些看似會氣功的郎中佩服有加。
治療xing病也是莆(pu)田系發家的重要途徑之一。由於很多人對xing病難以啟齒,不少患者不願去大醫院,這為遊走於民間的醫生留足了賺錢空間。
治療這些疾病的地方,起初是“遊醫”,隨後是莆(pu)田人承包醫院的某些科室,接著是他們承包的整家醫院。到後來,一些有實力的人獨自建立起民營醫院。
莆(pu)田系醫院的觸角也伸出閩省,走向全國。一名莆田系成員誇張地說,全國有城市的地方,就有莆田人。與此同時,莆(pu)田系醫院的負面訊息接踵而來,過度醫療,虛假廣告,無證行醫……這些關鍵詞屢屢成為曝光的焦點。
根據媒體曝光,莆(pu)田系醫院實行的是“老闆制”,但老闆不是醫生出身。每個科室都設定了業務主任與經核主任,講得好聽些是主任,實際上是老闆的“監工”,業務主任也時時受到經核主任的督促與考核。所謂考核經濟指標,是每個月要核算錢從哪裡來,每個病人的日消費額是多少。自費病人費用往往高過醫保病人,因為自費的不受什麼限制,醫保受到許多條例約束,你做得好,做得不好,每個月都有報表出來,哪個主任做得不夠的,老闆找你談話。這樣,你整天就要給病人多費很多口舌,說除了藥物治療之外還需要許多非藥物性治療,如名目繁多的康復理療,要吹得天花亂墜。
有很來自貧困家庭的病人來醫院就診,家裡攢錢交了幾千元押金。醫生認為,他們醫院治不了這種病,想勸病人和家屬不要住院了,但這種情況是醫院絕對不容許發生的,只要病人被收置入院,就必須要有消費。最終,在二三天內“設法消滅掉了”幾千元押金後,醫院便安排病人出了院。
昧著良心的錢最好賺,不少人就靠著莆(pu)田系醫院發了財。這年頭,只要能賺錢,別說打著擦邊球的生意,哪怕是鋌而走險的生意都大有人在。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已經不足以形容這些沒良心的人了,已經徹底被欲(****所支配,做出一些喪心病狂的事情來。
然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些人逃得過初一,逃不過十五。
天道自有迴圈,報應絲毫不爽。
無德之家,哪怕是從風水上,也變壞了。
為什麼很多貪(tang)官,拼命找風水好的地方,卻一樣被雙(shuang)規?無德之人,自然配不上風水福地的潤養了。
同樣的道理,曾家能有今日,其實很多情況下是自己作死。只是惡報一來,就無差別攻擊,別的曾家族人確實有點無辜……
“這個情況,我怎麼不知道?!”曾老驚愕住了,良久才叫出聲來。
二哥尷尬地說道:“這不是……家醜不可外揚嘛……”
“壞了,壞了,唐師傅說有八成把握,可沒把這個情況算進去啊!”曾老登時手足無措,六神無主,“這可怎麼辦,怎麼辦啊?”
老郭連忙安慰道:“阿九,不要急,唐師傅肯定有辦法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