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最關心的,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如果連自己的切身利益都不關心,這個人不是缺根筋就是少根弦,反正都不太正常。
曾老是正常人,所以他這段時間,都把心思放在了祖宅上。雖然他已經從祖宅遷出去了,但他的根,依舊還是在這裡的。
“起風?這是預兆嗎?”這陣風來得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是從哪個角落刮捲起來的,而且力道不弱,一個旋轉扶搖而上,直接把牆上掛著的東西吹得搖曳不止。就好像是四五級風力一樣,可問題是外面的樹都還是靜止不動的,一點風都沒有。
老郭不解地問道,“怎麼……每次要畫符,或者是現在開光,都會起風呢?真是……怪事!”
曾老得意洋洋地說道:“這你就不懂了吧?《葬經》上說,‘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也就是說,不管是那種辦法開光,核心的本質都是引氣集聚的過程。氣透過什麼表現出來?當然是風了!”
“喲喲喲,還得瑟起來了?”老郭調侃道,“這是唐師傅教你的吧?”
曾老大言不慚地說道:“唐師傅也只是提過一次,我就記住了。”
“那你是說,這風就是氣?”老郭窮追不捨地問道。
曾老有點尷尬,不得已借用了其他人的句子:“如果把這別墅比作一面平靜的湖水,那唐師傅在這個引氣的過程中,相當於把一塊小石子扔到池中,自然引起了波瀾。氣場一亂,在空中浮動,也就形成了風。”
頓了頓,他又補充道:“風只是表現形式,最重要的,還是引氣,這才是開光成敗的關鍵……”
“好了好了,你別再好為人師了,解釋半天都說不清楚。”老郭不耐煩地說道,“不就是引氣麼,解釋一大堆幹什麼?”
正說話間,唐晨開始動嘴皮子了,曾老又說道:“唐師傅這是在默唸經文!”
老郭無奈地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只見唐晨一邊默唸著經文,一邊拿起了毛筆,飽蘸了硃砂後,開始均勻地塗抹在符印和八卦鏡上。詭異的是,這硃砂甫一沾上這兩件法器,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似乎唐晨從來沒有在上面塗抹過硃砂一樣。
老郭瞧得真切,在大白天的突然打了個寒顫:“這……這是為什麼?”
曾老自然也看到了,他卻沒有什麼表示:“大驚小怪,要是不神奇一點,怎麼叫開光?”
“你倒是說的輕巧,恐怕連你都不知道是為什麼吧?”
被老郭說中了心事,曾老的臉上一陣紅一陣白的,非常精彩。“什麼叫不知道,我這是……這是……以為你也知道,所以才沒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