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一愣:“錢老,不錯啊,居然看出了!”
“真的是這樣?!”錢老倒吸一口涼氣,“我也是剛剛聽你這首詩,才明白過來的。大海作明堂,那只有浮山嶺能作案山了。要是真的是這樣的話,浮山嶺作為一個富足之地,肯定會衣食無憂的!”
王東旭一愣,皺眉道:“不一定吧?”
“衣無憂不敢說,但浮山嶺的村民還真的沒餓過。就拿解放後最艱難那三年來說吧,浮山嶺的村民竟然首創了荔枝核、龍眼核磨成粉,配上野菜、野果,居然就這麼挺過了三年。”陳老感慨地說道,“居然還不餓死人,這簡直是奇蹟啊!”
錢老和曾老是過來人,想起往事也心有餘悸:“果真這般神奇?可這……又是為什麼呢?”
陳老低聲說道:“因為潘仙!”
“潘仙怎麼了?”王東旭還是不太明白。
“你忘了,潘州就以潘仙的名字命名的!”唐晨突然笑道。
王東旭一愣:“這裡面有什麼必然的聯絡?”
“本來是沒有,但如果……潘仙葬在這裡呢?”唐晨說出了一個最令人震驚的答案,王東旭聽得眼睛都瞪大了:“這不可能吧?!一個人,能惠及一個城市?!”
“說一個城市也太勉強了,但是在浮山嶺生活的村民確實受到了潘仙的庇佑。”陳老讚許地看了看唐晨,“小唐,你果然是看出來的了,剛才是在藏拙對吧?”
唐晨笑道:“我也是剛剛才想到,本來還以為不太可能,但聽陳老你一說這首詩,我就有點肯定了。”
陳老嘆了嘆氣,說道:“要是你們知道這首詩是誰題的,你們就不會懷疑了。”
“誰題的?”錢老和王東旭都還沒從震驚中回過神來,他們急需知道答案。
“風水祖師,楊筠松!”陳老信誓旦旦地說道。
所有人都驚叫道:“不可能吧?!”
陳老反問道:“怎麼不可能?難道你們都忘了嗎,楊筠松是竇州(在今潘州下轄縣級市高(gao)州市馬貴鎮)人啊!再說了,潘仙是西晉末年到隋朝年間的人,而楊筠松是唐末的人,時間節點上都對得上。再說了,浮山嶺這麼好的吉穴,作為風水祖師,楊筠松會不親自過來堪輿?”
雖然這個答案太過匪夷所思,但眾人經過震驚之後,理性告訴他們,這很可能是事實。
“這……這也太不可思議了,我還以為楊筠松只是在贛省那邊活動,沒想到……他居然是竇州人……”王東旭回過神來後,還是一臉驚呆狀,“居然能瞻仰到風水祖師親自堪輿的山脈,何其慶幸?”
錢老附和道:“是啊,我實在沒想到,楊筠松居然是粵省人,還是竇州人!”
陳老笑道:“實情就是如此,我也是聽我師父說的,不然我也不知道潘州的風水居然有如此底蘊。也許不止是楊筠松,說不定賴太素也曾到過潘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