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因為賺了二十萬,而是要思考今後的路怎麼走。
他自小就接觸了風水,雖說是外公強行灌輸的知識,但如今卻刻在了腦子裡,再也甩不掉了。本來唐晨並不打算以風水為謀生行當,可看了看今年的就業形勢,再看看他找工作的歷程,似乎慢慢地堅定了唐晨以風水謀生的念頭。
既然小鋪可以蘊養法器,那就是一隻可以生金蛋的雞啊!
若是把名聲傳揚出去後,唐晨就不必為三餐發愁了。拿著這二十萬,至少也能用三五年吧?唐晨自忖一沒有不良愛好,二尚未有敗家女朋友,似乎真的可以做一個風水先生?
這時,唐晨突然想起《老子》裡面的一句話來:“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意思是“天之道”,有利於貧者,給他們帶來寧靜與和平;而“人之道”,有利於富人而有損於貧者。這個社會也正是如此,貧窮的百姓,辛苦一輩子也積累不夠資本;而富人一分鐘賺的錢,都可以是貧窮的百姓一輩子的錢。
所謂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這些都是能影響一個人一生能不能成功的因素。如果隨便燒幾柱香,買件法器回去供著,就能夠消災解難、逢凶化吉、事事順利、升官發財,那大家幹嘛還要努力工作,天天拜神就行了,然後坐等天下掉餡餅,不勞而獲。殊不知命不到,運氣不到,強求風水也是枉然。
唐晨早就清楚,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風水不過是輔助,可以為人增加一些勝算罷了。
奈何功利心下,如今的富人都篤信風水,希望能賺更多的財富,再不濟也不讓財富縮水。官員則希望能立即升官,平步青雲。可風水一道,是要配合命理才行的。若是強求,不但不能成事,反而會壞事。
“唉,那我還是賣法器算了……”唐晨尋思著,小鋪裡的法器種類不算多,等過幾日他出去轉一圈,看有沒有合適的物件,低價盤迴來後,再淨化、焚香、續氣,最後蘊養,方能成為一件法器。
小鋪裡這麼多沒有氣場的法器,估摸也是唐晨外公來不及給他們做這些步驟,或者是故意讓唐晨接手也說不定。
“外公啊外公,雖然你老人家不在了,卻留給我一個難題啊!現在我總算明白你為什麼自小就傳授我那些風水書了,就是為了讓我繼承你的衣缽?可我現在連你所在的門派都不知道,怎麼才算得上是傳承呢?”
唐晨嘆了口氣,緩緩地拿起一把沒有氣場的桃木劍,把心神沉入進去,發現這桃木劍雖然沒有氣場在,但也算是蘊養了不少時日。如果現在給它續氣的話,可能都不需要經過蘊養,就能形成獨自的氣場。
桃木是肅殺、威儀之器,桃木如果再雕刻成寶劍的形狀,那麼寶劍的形狀有收斂、典獄的功能,所以桃木劍具有很強的辟邪功能,前提是必須是桃木,並且工藝精美。這把桃木劍製造也算精美,應該是手工雕刻出來的,湊近聞一聞,甚至還能聞到一股獨特的香味。
唐晨剛剛洗了澡,再加上小鋪內有諸多鎮邪法器,幾乎一塵不染,所以淨化一步都省了。只見唐晨從供奉著武財神趙公明的神龕前拿出三根合香來,用打火機焚燃,再把桃木劍放置在前面,又取來的硃砂和毛筆,添水調磨均勻,等到粘稠的硃砂汁泛出油亮光澤的時候,他才自己靜心坐下,開始默唸口訣。
這口訣是唐晨外公傳的,所謂法不傳六耳,外公傳授的時候,唐晨已經讀初中了,曾叮囑他這段經文,絕對不能外傳。
心中默唸了一段經文後,唐晨驀地睜開了眼睛,已經達到了無喜無悲的境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