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九十年代末期,因西枝江收束山龍之氣,氣運開始往下埔、麥地一帶東移,商業中心也開始移易到麥地、下埔一帶。街談巷議中,今天有人說,鵝城關門了,明天又有人說西湖百貨商場倒閉了,後天又有人說,南壇的聯興商場也快不成了……其實,這就是斗轉星移陰陽消長的必然規律。到了那時候,氣運已完全移易到花邊嶺的天虹商場、人人樂、演達路一帶的龍脈腹地了。”
“精闢!”
錢老忍不住讚歎道,他算得上是經常去惠(hui)州了,卻從未把惠(hui)州的龍脈梳理得如此清晰。陳老不愧是風水名宿,到一處,就精通一地的風水。分析得條條是道,鞭辟入裡。
“至於第三條龍脈,則有點難以判斷了。”陳老笑道,“是山龍和水龍的交匯凝結,山龍從象頭山逶迤起伏向東而來,東江河從偏東方向流往西南隅,這是水龍。東江河流至東江大橋時,屈曲一轉流經惠(hui)州大橋,形成玉帶纏腰之勢,以收束從象頭山而來的龍氣。龍脈大,龍氣也盛,堂局也寬廣。遺憾的是江北一片堂氣大散,空曠無遮攔,羅城不密實,加上沒有枝叉小河與東江河交匯形成三叉,啟用收束龍氣,東江河在此處的彎弓水就變成了硬龍、行走之龍,沒有聚結之氣,致使這一片發展緩慢,人氣較難旺盛。這條山水交匯的龍脈水口,位於與博羅交界處的劍潭。前幾年為了洩洪的需要,有人將劍潭鎮塞水口的龜蛇炸開,導致不少工廠遷到東(dong)莞等地,政府稅收明顯減少。這一帶的建築只有坐北向南或朝向東江河與西枝江交匯的三叉明堂,才可以逐漸趨至興旺。
惠(hui)州西湖在西邊眾山纏繞,相當有情,又其水極為殊勝,風水學上水為至陰至柔之物,加上其水口關鎖得緊。
惠(hui)州總體來說是東江水與西岐江水匯流之水口地,其惠(hui)州‘水口’,‘汝湖’,‘小金口’,‘河(he)南岸’,‘東平’就是關鎖東江水與西岐江水的爪牙與禽星,水匯之所就是財匯之所,水氣至重,水主財,很多大城市就是建立在水的彙集之處,城市就是人口最為密集的地方,人多財旺,所以商業特別發達。所以惠(hui)州作為一個千年文化古城絕對不是偶然。
說到惠(hui)州一定要談到惠(hui)州行政中心的,惠(hui)州行政中心大樓建在江北,為東江水環抱之地,是‘玉帶金腰水’,又有西岐江在東平分流暗拱,又叫‘送錢水’,如此非常明顯成為一個富局。所以近些年惠(hui)州蓬勃發展,自有其道理。”
“那惠(hui)州和潘州比呢?”
王東旭故意這麼問道。
陳老一愣,然後啞然失笑道:“潘州又怎麼比得上惠(hui)州?起碼在短期內是不可能的了。也許斗轉星移,數十幾百年後,潘州才能趕超惠(hui)州吧!”
“為什麼呢?”曾老也暫時拋開了心事,好奇地問道。
“時也,命也!”陳老苦笑道,“潘州一沒天時,二沒地利,人和也拼不過,哪裡能比?不過天時地利是隨著時間轉移的,潘州最大的優勢就是地域大,現在珠三角那邊產業升級,估計一些勞動密集的企業,會遷移到潘州來吧。”
“所以這也算是人影響風水?”唐晨悟性更高,“產業要轉移,所以必須先修路。修路之後,潘州的風水又大不一樣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