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相互照顧著生活,而她們住的也極其簡陋,都是臨時搭建的,或者在山洞裡藏著。
也都沒有什麼重要的家當,除了貼身的物件,就算有大件,輾轉幾次也都掉沒了。
楊韻仔細瞧著眼前的這些灰頭土面、破衣蔽體的女人們。
這時上來幾個女子,為首的大姐竟然也懷著身孕,只是比她月份小一些,剛剛顯懷。
看長像,該女子後面跟著的,應該是她的妹妹。
她們雖然被匈奴人追得有些狼狽,卻依然端莊有禮。
只見該女子和她的幾個妹妹都微微向王氏做了拜禮:
“奴家鄭阿春,我們姐妹出身滎陽鄭氏,父親曾是安豐太守,這是我的三個妹妹,二春,三春和小春。”
滎陽鄭氏也算高門望族,雖然不及弘農楊氏、太原王氏,卻也是顯赫一時,甚至曾與楊韻的祖上同朝為官,並列三公。
鄭阿春姐妹給楊韻和王氏留下了極好的印象。
楊韻見她也是身懷六甲,便笑盈盈的拉著她:“妹妹以後就跟我在一處吧,我們互相照應著。”
王氏點點頭:“嗯,不錯,你們都是有孕在身,在一處方便些,缺什麼儘管說,雖然我們這裡窮些,但不會虧了你們。”
鄭阿春見自己和妹妹被人收留下來,又見楊韻與自己同樣有著身孕,自是高興。
楊韻與她也是一見如故,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緣分。
透過與鄭阿春姐妹的進一步瞭解,楊韻方知,她們雖然出身滎陽鄭氏,卻也是個苦命的。
鄭阿春的父親曾經是安豐的太守,只因胡人作亂,家生變故,父母雙亡。
身為大姐她帶著三個妹妹相依為命,後為生計不得不嫁給田氏,無奈剛懷了身孕,夫君又病死了,她為了躲避戰亂,只好帶著三個妹妹前往江南投奔自己的舅舅。
只是這一路到處都是匈奴人,她們只能跟著流民東躲西藏,四處逃亡。
楊韻感慨著鄭氏姐妹的命運,又慶幸她們遇到了乞活軍。
或許無憂回來,若是有好訊息,可以帶她們一同前往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