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又是盛宴。
經過半個月的上映,《黃飛鴻》終於突破二十億,雖然現在已經出現增長頹勢,假期也過了,並且也有新的電影上映排片減少了,但是後面肯定還能增長几億的票房。
這一天,自然是破二十億票房的慶功宴,因為是華語電影的首次破二十億,所以這次宴會自然是不同往常的。
姜林在所有人的恭喜當中,砸了代表二十億票房的冰雕。
隨後華平找到姜林,說:“今年真不打處再拍電影?”
姜林說:“今年準備拍這部天龍,所以……”
華平說:“電視劇什麼的,都交給其他人拍了,你現在是咱們華語電影界的頂樑柱,你要是不拍電影,我華語電影又有誰能支撐起來呢?”
姜林說:“華董說笑了,咱們華語電影那麼多導演,我姜林還很年輕,還有很多要學的!您就別捧殺我了!”
華平說:“你也真是的,不該謙虛的也謙虛!現在整個華語電影,又有誰能在商業電影上比得過你姜林!”
姜林說:“華董,我懂你的意思,不過今年我真要給自己充充電,比如拍個電視劇,別看這是部電視劇,不過我是嘗試去結合特效來拍這電視劇,等於是練練手什麼的,等明年再拍一部特效大片!”
“拍特效大片!”華平眼睛一亮,“好,那我就等你一年,明年這部特效大片就不能再拖了!”
華平深知,華夏電影最大的阻礙是什麼?
不是光電的稽核,說光電是電影最大阻礙的其實就是在為自己拍爛片找藉口。
沒錯,國外是有很多型別片可以拍,但國內是不能拍的,但是人家靠的是什麼取勝?就靠床戲?靠著黑自己的國家?靠著我們不能拍的那些情節?
當然不是!
比如大船這部電影,人家三個小時就靠那幾分鐘鏡頭取勝?後來炒冷飯轉為3d電影上映,剪掉了那些鏡頭,即使如此,這部電影依然在國內撈金近十億。
縱觀電影史,真正厲害的電影有幾個是靠著違禁情節來吸引觀眾?
無論是大家吹的米國還是棒子國,能進票房榜的,除了意識形態之類的以外,有幾個是因為拍了光電禁止拍的內容而上榜的?帶色電影,暴力電影,恐怖電影等等……的確是可以賺錢,但這些類別電影有幾部是可以上榜的?
但是有些人就是自己盯著那幾個鏡頭看,覺得成功就在於那幾個鏡頭。
其實這些人都是想以最輕鬆的方式來撈錢,比如有些人拍幾個露的鏡頭,然後拿出來吸引觀眾,然後觀眾看了之後發現除了那個鏡頭可以看一眼之外,其餘的情節都爛得要死,久而久之就不相信你了。
那怎麼辦呢?
嘗試過簡單的辦法的人肯定不會想要認真做好電影,而是繼續以簡單的方式來騙錢,一個鏡頭不行,那就兩個三個四個甚至更多,最後實在做不好了,就只能學港島的某個已倒閉的電影公司,直接拍三級唄,這個賺錢更簡單了吧?
在姜林看來,光電的一些政策的確是限制了某些型別片的發展,但是絕對不是主要原因,因為在真正想要做好電影的人,不需要那些限制的東西都能做好電影,限制的只是那些專門想要藉由那些內容來投機取巧的人。
14年的時候,還有人大叫網文完蛋了,沒得寫了,但是現在網文不比14年更興盛?少了的只是那些專門靠寫某類小說的人。
而且,國內不能拍某類電影,資本還是會取巧,直接揚言不要編劇,以大資料為依據,採用ip+流量明星+炒作+鋪天蓋地的廣告+……總之怎麼方便就怎麼來,創作多難啊!
某些禁止的東西若是放開了,影視行業會不會鼎盛起來,姜林不知道,但是絕對是資本的盛宴,因為那些禁止的一放開,賺錢就不要太容易啊。原本一個鏡頭的事情,不把它整得通篇都是絕對不會罷休。
阻礙影視行業發展的,永遠是創作者自身,外在原因自然就是電影工業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