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的書信送到後宅的時候,恰巧趕上豐老夫人剛剛起床。手捧書信的管家豐九福,不敢擾了老夫人晨起洗漱,恭敬地站在廊下等候傳喚。一個身材高挑、長相清秀的大丫鬟領著兩個等級稍低的小丫鬟有說有笑地向這邊走來,大丫鬟一看豐九福,停住腳步問道:“九管家,今兒這麼早就進院兒了?”
豐九福抬眼一看,問話的是老夫人房中的大丫鬟夏蓮,湊上前去說道:“老爺來信了,是從涼縣驛館著人送過來的。我片刻不敢耽擱,趕緊給遞進來。”
“是嘛?太好了。到了涼縣,說話就能回府了。你等會兒,我進去替你再回一聲兒。”
夏蓮進屋一瞧,各房各院管事的婆子們都在堂屋排列站好,等著老夫人點卯訓話。她與眾人紛紛打過招呼以後,領著兩個小丫鬟來在內室。
隔著幔帳,老夫人正在更衣,聽聲音有人進來,便問道:“是夏蓮嗎?”
“是我,老太太。花瓶選好了、梅枝也採罷了。請您過目。另外,九管家在廊上,說是侯爺從涼縣驛站有信送來。”
有丫鬟挑起幔帳,穿戴、梳妝完畢的老夫人從裡面款步走出。眼神一邊看向桌上擺著的瓶花,口裡對夏蓮說道:“你去把信拿進來。既然到了涼縣,就快回來了。讓九福和七福儘快把‘寒瘦齋’收拾好。”
夏蓮領命前去傳話。拿著信回來時,見老太太已經讓大小姐房裡的婆子將瓶花抱走了,心說老太太終於滿意了,也是太寵愛大小姐了。她將書信畢恭畢敬地遞到老夫人手中,同時乖巧地退到一邊檢查早起的茶點。
老夫人展開信仔細觀瞧。信的前半部分詳述了送親、兩軍陣前的所遭所遇,看得老夫人頻頻為兒子能化險為夷、轉危為安的福氣點頭。後半部分,豐洪勳提到了此次回家以後將要迎娶一位女子為平妻的打算,略施筆墨介紹了一下這位女子的出身年齡;並且寫到要重新修葺煙波樓。
看到這裡,老夫人心裡不免一驚。但是她畢竟久經世故、素有涵養,表情上未做任何變化。若無其事地將書信疊好,揣在袍袖內。
“夏蓮,靜歌他們什麼時辰到?”老夫人從雲床上直起腰身,一邊往堂屋走一邊問道。
夏蓮一見,趕忙上前攙扶,“未時左右。”心說,您老人家從昨天開始問了都快八十遍了。
“那趕緊的。還有好多事要交待下人們去準備呢。”老夫人看起來是真的著了急。
堂屋內,除了大小姐屋內管事的婆子不在,其餘各房各院的婆子都一個姿勢,低垂著脖頸、眼睛盯著自己的鞋尖兒,靜靜地等候主人下達命令。
老夫人坐定以後,先是檢查了為了迎接大小姐回府所開列的物品清單,一一詢問確認後,讓負責的婆子趕緊去辦。接著又檢查了賬本、詢問了其他少爺、小姐們近日的起居和學業,做了些叮囑,便讓大家散了、去各忙各的。就在這時,老夫人院裡的丫鬟落雲氣哼哼地走進屋中。
“老太太,秋棠閣的人又來鬧了。這回說什麼,要將原來書齋裡的地毯換成猩猩紅的,大管家不同意,非要來找您評評理。”
夏蓮聞言,淡淡地說:“愈發的不懂規矩了,秋棠閣哪裡能用這種品級的物什?莫不是姨娘不知,下面的人徑自荒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