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孝武帝太元年間,前秦苻堅肅清北方以後,決心調集百萬大軍,乘勢一舉消滅東晉,統一整塊中國版圖。
結果卻被謝玄、謝石率領的東晉軍隊給殺得丟盔棄甲,落荒而逃。
某日,被逼無奈之下,走投無路的苻堅只好登上壽陽城頭,親自觀察對面晉軍的具體動向。只見敵軍營帳鱗次櫛比、星羅棋佈,驕兵悍卒摩肩接踵、殺氣騰騰。
見狀,苻堅心下大駭,竟是把遠處八公山上的草木,恍惚間都給看成了晉軍部隊,趕忙驚慌失措地朝自家兄弟說道:“此亦勁敵也,何謂少乎?”
這,就是成語典故‘草木皆兵’的由來。
至於此時此刻,林圖的神態形象,則非常符合‘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這組再也恰當不過的形容詞。
近乎滿腦子都是自己的呼吸和心跳聲,林圖連口大氣都不敢出,生怕錯過某些未曾發覺的細節。
儘管自己的異能覺醒、是有關身體增益這一方面,但是林圖並沒有那種信心,認為能將一匹高頭大馬轟成四分五裂的傢伙,自己便可以毫髮無傷地抵禦下來。
拜託,您這種降維打擊……是否有點過於無恥了?!
林圖暗自在心底默默地瘋狂吐槽著,渾然不覺自己方才是以何種手段,對付威逼的羽林郎同志……
盛夏的微風裹挾著刺鼻血腥味兒、撲面而來,旁邊一條用作灌溉的小河泂泂流淌,不遠處半空中盤旋著的麻雀們你追我趕、好不熱鬧。
但卻唯獨不見那位神秘偷襲者的蹤影。
彷彿對方一擊不成,遂即刻遠遁而去。
時間不等人,林圖並不會由於‘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敵對應召者浮出水面,並且採取阻擊自己的行動,便因噎廢食、不敢前進。
腦海中思緒飛快運轉,林圖轉瞬間便羅列出了許多種可能性,又在數秒之內一一否決。他就像一臺執行分辨命令的精密儀器,不斷重複著枯燥而又乏味的剛性判斷。
沒費多少功夫,林圖原本稍顯忐忑的面龐、遂變得逐漸緩和起來。
雙眼中閃過一抹精光,林圖悄然繃緊渾身上下的全部肌肉,如彎曲的弓臂一般、藉著田壟掩護飛快奔走。
此次的任務難度為壬等,林圖相信,其難度總和除過環境本身、所帶來的一些困難以外,肯定還要加上敵對選手的具體實力。
所以說,對方手中的那杆重火力武器,既然具備了自己無法抵禦的強大威力,那麼……勢必會在其他方面有所欠缺。
比如使用次數、使用間隔、製造材料等等等等,要不然……一杆巴雷特卻擁有著加特林的擊發速度,自己直接可以乾脆了當地白旗認輸算了,那還玩個屁?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林圖在田野間兔起鵑落,緊繃的肌肉內部、充沛異能歡快湧動。
如狡黠的羚羊一般起起伏伏,身形比鬼魅還要撲朔迷離,林圖絲毫未曾放鬆心神、不敢有一絲大意。生怕對方抓住自己思想拋錨的空當,瞄準之後狠狠來上一發。
沿著來時的路拼命奔跑,基於自身的任務要求,林圖料想、對方必定也不敢在普通人面前,露出些許端倪。
既然如此,只要自己返回縣縣城的範圍以內,亦或者鑽入某個人聲鼎沸的地方,那麼也就代表著、安全於之已經近在咫尺。
雙手用力一撐,攀過某個雜草叢生的小土包,正當林圖準備再度加速之際,心頭突然警兆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