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進了門崗室,趙副營長反客為主泡茶,用一次性水杯倒了三杯放在茶几上,請劉老漢坐下。茶几上還有一些瓜子花生什麼的,看樣子並沒有冷落站崗的。
劉老漢指著趙副營長和李帥的軍銜奇怪地問道,“趙幹部,帥班長,你們都是領導吧,你們是不是在開晚會,你們怎麼沒參加?”
在他的認為裡,站崗放哨的應該是普通戰士,是那些大頭兵,哪裡有領導幹部站崗放哨的。不止劉老漢,大部分老百姓都是這麼認為的。
若是平時這是沒錯的,不過只是崗位分工不同,有職務的和沒職務的,幹部和士兵,當然是有區別的。
但是,每年除夕到大年初七,這段時間裡部隊排崗都是從大到小,從主官開始排,一直到士官。所有的義務兵不用站崗,可以好好的過年。當然,如果幹部骨幹的人數不夠,會由上等兵頂上去,最舒服的是列兵。
全軍偵察教官集訓隊裡官最大的是趙副營長,然後到總教官李帥,他們理所應當的在最關鍵的時候站第一班崗——部隊正在篝火晚會,這個時候站崗當然是讓人最不情願的。
第二班崗安排在23時15分開始,李帥和趙副營長還來得及去和部隊參加跨年,迎接新春的第一縷寒風。
趙副營長解釋了一番後,劉老漢明白了,對部隊的認知更深了一層,感覺部隊也並不是想象中的龍潭虎穴,幹部骨幹對戰士們這麼好,生活應該是比較好過的。
猶豫了一下,劉老漢說,“我的小兒子是名牌大學的大學生,剛剛上完大一第一個學期,他在學校報名當兵了,這個小子沒有跟我商量就報了名。”
他嘆了口氣,說,“以前鎮上有個要去當兵的,部隊選中他了但是他打死不去,後來被罰了款,抓了典型。我知道一旦報了名,後面如果被部隊取了就一定要去。我那個小兒子各方面都不錯,身體素質也很好。是不是一定就會被部隊取走?”
趙副營長聽明白了,他指了指李帥說,“帥班長手下帶的就有不少在校大學生入伍的,他最瞭解情況。”
李帥說,“您小兒子是哪個學校?”
劉老漢說了一個名字。
李帥說,“如果身體條件過關,入伍是八九不離十的了。您小兒子就讀的學校是老名牌大學,部隊很需要高素質士兵。”
“唉。”劉老漢最後一絲僥倖沒了。
李帥笑著說,“參軍是好事,您為什麼反而不高興了?”
“當兵當時是好事,去年他要是考不上大學我就讓他當兵去。現在不是考上大學了嗎,還是個好學校,還去當兵幹什麼。趙幹部帥班長,我不怕實話實說,當兵是我們農村孩子的出路,尤其是考不上大學的。我年輕的時候當兵是很難的,我當年就是家裡條件比不上別人,沒錢給村長送禮才當不成兵,不然我也是退伍兵了。現在情況和以前的不同了,有更好的前途再去當兵,我認為是浪費時間的。我活了大半輩子,很多事情看得很清楚的。”劉老漢抽著煙說,來了一個一吐為快。
李帥微微點頭表示理解,這是真實的老百姓的想法,談精神談奉獻不實際,談實實在在的最實際。
他說,“您小兒子的情況能夠選擇的餘地是很大的,我認為去當兵是最保險的一條路子。先不說退伍後的各種政策優待,您小兒子到了部隊後有這麼一個名牌在讀大學生的身份,只要肯下一番苦功,說不定就考學成功當幹部了。當了幹部之後也不是說要在部隊裡幹到退休,實際上一般人還幹不到退休。未來轉業回地方了,以國家現在對退伍軍人的重視力度,安置個好工作是沒問題的。您再不濟讓他當兩年兵後回來接著上學,好處多多。”
說的和老四說的差不多,劉老漢現在相信老四沒有說假話了,總的來說不管怎麼樣都沒有壞處,他這才稍稍放下心來。米已成炊的情況下只能多瞭解一些部隊的情況,自己放心老伴放心。
瞭解了劉老漢小兒子的情況之後,李帥和趙副營長更不嫌煩了,把許多常識詳詳細細的給劉老漢講解,目的當然是希望劉老漢的小兒子能夠順順利利參軍。那麼好的學校的大一學生,到了部隊是有很大發展前景的。而且從劉老漢的介紹裡,李帥和趙副營長敏銳地發現劉老漢的小兒子是一位有信仰有精神追求的年輕人,這樣的兵太難得了。
一個新兵連七八十號人,有信仰有精神追求的年輕人能有小三分之一就算是好的,大部分人就是衝著“兩年的參軍經歷”進來的。
劉老漢說,“趙幹部,你們部隊要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