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患者的情況非常危險,只是管床醫生的水平有限,沒能看出來。
周燦一咬牙,決定還是說一說。
畢竟人命關天吶。
“羅總,有件事想向您彙報一下!”
周燦初來乍到,把姿態放得很低。
在他混過的科室,別說是住院總,就算是主治醫師,一個個也都對他客客氣氣。基本上都是他們在巴結討好周燦。
“周醫生客氣了!有什麼事儘管說!”
羅生生見周燦一臉嚴肅,不由正色以對。
“我來的時候,正好看到一位管床醫生在為51床的患者查體。”
“嗯,這床的患者我知道,因為便血、腹部脹痛、嚴重營養不良而收治入院。我們已經給他做過胃、腸鏡檢查,連膠囊內鏡都用上了,還是沒能查明出血點。他這種屬於間歇性出血,會比較難查一點。”
羅醫生聽完後,主動向周燦說明了患者的情況。
“呃……我經過時,那位患者的情況看上去相當危險,從臉色、嘴唇以及一些淺表性症候來推斷,很可能正在發生內出血。而且很可能是空腸、迴腸區域出血,這裡非常容易形成血栓,如果處理不及時,等到患者出現休克再搶救,那就比較被動了。”
周燦說這些時,語氣中透著一絲凝重。
這是故意讓羅生生意識到事態緊急。
消化內科他來過兩次,說實在的,印象並不好。
這個科室的醫生做事有點拖拉,一板一眼,太過公式化的嚴謹。缺乏靈活變通性。
上次在重症醫學科遇到的那位消化道出血病人,周燦還特意找過消化內科的主治醫師夏平,結果人家一聽他是個規培生,直接就把電話掛了。
大佬爺作風盛行。
“沒那麼嚴重吧!患者住院好幾天了,一直都是間歇性出血。不過如果確定他正在發生出血的話,倒是可以再查一查。”
羅生生聽了後,態度與管床醫生差不多。
這是一種慣性思維。
患者一直平安無事,怎會突然有事?
很多醫生都有這種麻痺大意的想法。
“我建議立刻做個消化道血管造影檢查!畢竟已經查過腸鏡了,短時間內再查,患者不一定受得了。”
查腸鏡對肛門或者大腸黏膜有一定刺激,較容易引起黏膜損傷,少量滲血。甚至有一定機率出現併發症,腸道損傷出血,甚至穿孔。
所以,正常情況下不建議短時間內連續做腸鏡。
周燦藉機巧妙的提出做消化道血管造影檢查,羅生生採納的機率會高很多。
“嗯嗯,周醫生提的建議很好,只是這位患者的經治醫生是夏平醫師,具體做什麼檢查,等他來了再決定比較好。一會他來了,我會重點提一提你說的消化道血管造影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