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他們趕來與周燦道別,要說純粹是同事情誼,傻子都不會相信。主要還是周燦展露的潛力太過驚人,有著讓他們攀交的價值。
當然,交情也佔據了一部分。
世間的人情,本來就是由交情與利益組合而成。
交情可以讓彼此信任,利益則是雙方保持來往,相互幫助的重要紐帶。
沒有信任基礎,想送禮都沒門。
人家當領導的再缺錢,也不會接受一個陌生人送的禮物。必須有信得過的熟人充作中間人搭橋引路,禮才有可能送得出去。
重症醫學科的這些醫生,像胡醫生、魚副主任與周燦的交情並不深。
估計也是想要透過這次送別,加深與周燦的交情。
以後有事相求,也能說得上話。
與他們一一道別後,周燦下班回家。
石醫生追了上來。
“周醫生去了別的科室,論文還一起寫嗎?”石醫生問道。“即便你不參與了,我發表時也會把你列進去。”
他又補充了一句。
石醫生是個沉默寡言的厚道人,臉上藏不住事。
嘴上說得客氣,眼神、表情裡面明顯不想要周燦退出合作。
以他一個人的力量也能完成剩下的論文部分。
但是肯定不如兩個人的力量大。
“參加,當然參加了。能跟著石醫生一起學習,一起進步,我樂意至極。”周燦平時想跟著上級醫生混這種機會都混不到。
石醫生帶著他一起寫論文,對他的幫助非常大。
兩人合作了近三個月,做研究時已經有了很高的默契度。
查資料、辯證、核算各種資料、論文思路的拓展與擴充等等,兩人都是通力合作。
剛開始的時候,周燦因為寫論文寫得少,基本上全程處於學習階段。
他以前也就只寫過實習總結和綜述。
平時參加的校園答辯,根本算不上論文。
現在跟著石醫生寫的論文,是奔著核心期刊去的。
牌面和檔次,與畢業論文不可同日而語。
石醫生則是想要靠著這篇論文奠定副高職稱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