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檢查專案越多,周燦的眉頭皺得越緊。
這個患者的X線檢查,可以看出胸片並沒有心臟明顯增大和肺水腫。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評估心臟的大小在正常範圍內,瓣膜的功能也正常,左心室射血分數低於正常值。
他把患者的所有檢查逐一認真看完後,意識到這個17歲的小夥子病因遠比想像的複雜。
通常來說,心衰至少會在心臟部位存在一種病變。
但是患者的心臟無論大小還是心肌,又或者三尖瓣、二尖瓣等等,全都正常。可以說,患者的心臟除了射血分數不達標,別的一切正常。
當然,因為射血能力不足,已經引起心率高於正常值很多。
這個不算病變,而是屬於心臟的代償機制。
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心室的射血分數低於正常值呢?
一個活生生的人,不可能沒事就把人家的胸腔開啟瞧瞧。只能藉助種種檢查結果,然後根據醫生的診斷經驗以及所學的醫學知識,加以綜合評估。
到得周燦這種水平,評估出來的結果與剖開胸腔檢查並不會存在太大差異。
除非一些儀器難以查到的細微病變。
&n的腫瘤,透過影像學、超聲等手段就很難查出來。核磁共振算是人類檢查醫學的一個重大進步,小於1cm的腫瘤仍然有機率查出來。
不過要是腫瘤直徑太小,或者比較隱蔽,它照樣無能為力。
總之到了周燦這種水平,透過閱片以及各項生化檢查、輔檢結果,完全有能力做到評估結果與開胸結果一致。
各種檢查儀器的發明與應用,也是為了能夠不傷害患者的情況下,直接診斷出真正的病因。
否則,為了查明一個很小的病因,需要給患者開個五六刀,甚至七八刀。
把腹腔開啟看完發現不是這裡的問題,懷疑有可能是胸腔內某個器官病變,又要開胸……那簡直不敢想像。
周燦看完患者的各項檢查,評估患者的心臟沒什麼明顯病變。
但是有一點值得警惕,如果患者長期心率過高,會引起很嚴重的後果。比如心臟變大,心肌缺血壞死等等。所以它的危害很大。
這個小夥子存在長期心衰,但是藉助藥物控制,再加上年齡很小,身體活力足,耐受能力很強。
他的心臟暫時還沒有發現特別明顯的改變。
不過已經有了心臟擴大的跡象,只是這個擴大還在合理範圍內而已。
至於心肌缺血壞死,暫時還沒出現。
周燦皺著眉頭苦苦思索,患者的病因到底出在哪?
現在他終於明白為什麼帝都那麼多頂級心外專家都束手無策了。
因為這個小夥子的病因確實很難查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