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忙到十二點四十三分,周燦這才把急診手術與昨天收治的待手術患者處理完畢。
急診的一些外傷、急症患者,都是需要立刻處理。
這個沒辦法積壓。
只要接診到這類患者,往往都是抓緊時間做檢查,等到查明病因後,接診醫生簡單判斷是否能夠在急診這邊處理好。如果不能處理的,要麼打電話叫相應的專科室把病人撈走。
更多的情況是,即便處理不了,也需要對患者做一些初步的搶救工作。
比如幫助患者止血、除顫、開通氣道等等。
能夠在急診直接做手術處理好的患者,那就不必說了。那些患者會像是流水線一樣源源不斷的排隊進急診手術間做手術。
周燦最近已經有意識的開始減少一、二級普通手術的數量,讓手術室的其他醫生去處理。
而他主要處理一些有難度的手術患者。
三級手術從以前的兩臺左右,提升到了三臺,甚至四臺。
一、二級手術中,難度高的病例,別的醫生有把握,就由別的醫生處理。沒把握的,統統扔給周燦與許醫生兩人。
這麼安排對周燦,對急診科手術間的其他醫生,都有好處。
周燦目前已經差不多成了急診科手術室的一張新王牌。他一味的做簡單小手術,不利於成長。科室的領導們,自然希望他越強越好。
領頭羊嘛,太弱了還怎麼帶領急診科征戰?
簡單一點的小手術扔給其他醫生,也能讓他們得到更好的鍛鍊。
手術能力鍛煉出來的醫生,就可以挑戰更難的手術。
最終慢慢形成一個良性迴圈。
走出手術室,一抬眼就看到走廊對面的長椅上坐著一名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短髮,穿著講究,眼神平和,整個人的精神狀態較差。
“請問是周醫生嗎?”
看到周燦走出手術間,男子站起身問道。
“是我!”
周燦直接向對方走了過去。
“您就是那位特意找我看病的患者嗎?”
“對對對,就是我!”
男子連連點頭,剛說了兩句,卻是捂著胸膛咳嗽起來。咳嗽時隱隱傳出破音,男子的臉上露出較為痛苦的表情。
“哪裡不舒服?來,坐下慢慢說,不著急。”
周燦的年紀比對方小十幾歲,卻是像個長輩一樣關心這名男子。
“不妨事!我的心臟做過一次手術,從那以後就經常咳嗽。最近感覺心慌氣短,偶爾還時不時的上腹部刺痛。我在幾家大醫院查了一下,都說是主動脈夾層,而且非常嚴重。”
說著,男子拿起放在椅子上的資料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