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患者做了急診胃鏡後,情況相當糟糕。
患者全胃黏膜看上去一片蒼白,這意味著患者存在胃炎,而且情況還很嚴重。
胃黏膜表面有糜爛、潰瘍或者炎症水腫滲出等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怪不得患者的體形看上去消瘦,患者的父親則反應孩子整天只知道打遊戲,出去鬼混,在家裡根本不怎麼吃飯。胃炎如此嚴重,肯定會出現噁心、嘔吐、消化不良、反酸、燒心等症狀。
試問這種情況下,患者又怎麼吃得下食物?
不過胃炎的形成,很多時候都是因為飲食不規律。飢一餐,飽一餐,或者空腹喝酒,專吃麻辣、燒烤等等。
總之,一般情況下,胃炎都是自個兒造出來的。
身體健康時,各種不愛惜。
最終受累最嚴重的器官頂不住,開始出故障。這時候就是生病了。
胃鏡顯示,患者的胃底後壁有一線狀黏膜陳舊出血病灶,胃體大彎側多和皺壁嵴可見淺表糜爛,並且在表面附著絮狀分泌物及近期出血斑。
胃竇與十二指腸球部均正常。
對患者做了快速尿素酶試驗,顯示陰性。
查到這一步,病因基本明確了。
就是胃部出血。
艾麗與周燦商量後,決定先採用輸血、靜脈滴注止血藥物治療。
幾乎所有負責任的醫生,在治療疾病時都會優先考慮藥物治療。只有藥物治療無效,這才會考慮手術治療。
因為任何手術都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傷害。
“周醫生,止血藥物你看用巴曲酶可以嗎?”
“只用一種,太單薄了一點。要不再加上氨甲環酸吧!”
周燦回答道。
巴曲酶屬於立即止血藥物,對於這種緊急體內出血,用得比較多。氨甲環酸的止血效果持久且強大,它是一種抑制纖溶系統的藥物,主要用於纖溶亢進所致的外科手術出血和婦產科手術出血。
另外,它還有一個強大的能力,它能透過血腦屏障,所以中樞神經系統出血也常用它止血。
處理完這位患者,周燦匆匆進了手術室。
他交代艾麗,如果患者使用以上治療手段無效,到時候再商量新的治療方案。
……
中午十二點多,周燦結束手術,與團隊成員一起前往食堂吃飯。
剛經過分診臺,就被艾麗醫生叫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