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食肉類,茹毛飲血,那是原始人類的生活方式。
人類經過幾百萬年的進化,早已經適應了吃熟食,喝燒開的水。別看老外吃牛排、烤肉,經常只吃三分熟,甚至還會生吃一些魚肉。其實他們的食物與野生動物肉相比,有本質區別。
比如他們吃的牛肉,拿到市場上銷售之前會做一系列的檢測。
要確保激素、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多項檢測達到標準,這才會允許上市銷售。
就好比用來做醫學實驗的小白鼠,它們的售價昂貴,那是因為各方面的品質要求十分苛刻。
這個八歲大的男孩生吃一條小魚,未免太頑皮了一些。
“小朋友,你當時吃的是一條什麼魚呢?”
“就是從市場買回來的金魚!當時我與好朋友打賭,結果我輸了。男子漢,大丈夫,那肯定要說到做到呀!於是我就按照約定把一條活的小金魚吃下去了。”
男孩說起話來顯得有氣無力。
但是也把周燦等人給逗樂了。
這麼小的孩子就知道守信重諾,真是了不起。
“小男子漢,請問你那條金魚哪來的呢?”
周燦忍著笑意問道。
“我倆逛公園時用網兜網到的呀!一共網到了六條,我吃掉了一條,剩下的被我和好朋友帶回家養著。但是沒養兩天全都死了。”
男孩說到金魚全都死了,露出一副很可惜的表情。
“哦!那你吃金魚的時候是把它咀碎再吞下去,還是直接吞活的呀?”周燦繼續詢問。
其實不管哪種方式,金魚都活不了。
詢問的目的是想進一步判斷寄生蟲感染的問題。
口腔環境與胃部環境完全是兩回事。
口腔是細菌的溫床,胃部卻是滅殺各種細菌的火葬場。幾乎很難有病毒與細菌能夠逃脫胃液的滅殺。絕大多數寄生蟲在胃內同樣無法存活。
不過也有例外。
比如裂頭蚴、絛蟲、蛔蟲等等。
他如果是先把金魚嚼碎再吞下去,寄生蟲可能趁機藏在牙縫等處,然後悄然順著鼻腔侵入頭部,或者順著支氣管侵入肺部。
寄生蟲的生存能力極強,且非常狡詐,只要有一絲生存機會,它們就能很快抓住。
“我……害怕它在我肚子裡亂蹦,所以我把它咬碎才閉著眼睛吞下去的。當時感覺很腥,還有苦味。”他回憶起吃那條魚的場景,依然覺得不好受。
他嚐到的苦味,很可能是把魚膽給咬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