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言又止。
“丫頭年紀尚小,心境不可悲觀,於身體無益。”
她不做回答,只輕輕的點了點頭。
皇城宮宇,為了迎接中秋佳節的來臨,早早的掛滿了中秋才有的紅色宮燈,金龍團菊四處鋪陳。
皇后居住的椒房殿中,更換了更為喜慶的幔帳。而皇帝不在宮中,前朝由太子監國,後宮依舊是皇后主管。
皇后只是皇子們名義上的母親,卻有著讓諸皇子心悅誠服的孝順的謙和柔善。
她已經是兩朝的國母。
若是任何一個朝代,這樣的事大抵是會被當做孛德行徑,不為天下所容。若是亂世,必定會讓人想起前朝時候,哪位踩踏這兩代君王的肩膀,一躍成為天下之主的女人。
佛陀轉世,庇佑蒼生。自她降世的那一刻,白日虹光灑滿天際,夜間紅光普照。城外八十里,寺廟信眾無不朝拜。而母儀天下的年頭裡,國家真如傳言一般。便是那幾年的災害,也是皇后的族人,常山公主南下救濟。
遂天地所願,一直以來皇后盡心禮佛,多次直諫,莫名之間便得了天下民心。
皇宮之中,老一輩的奴才受其恩德。新一輩的奴才得其掛念寬宥,一年又一年放出去了不少人,宮中節儉,民間也大為效仿。
皇后身體柔弱,連日常的衣飾都是尋常布料,她織錦半尺,對著更換幔帳的宮人道:“本宮瞧著,你們這掛的是流雲錦,色澤鮮豔不媚柔和有光。可是這東西一向價貴,天底下還不知多少人用不起尋常麻布,都撤下去吧。”
管事的宮人驟然跪下道:“娘娘恕罪,太子妃殿下見娘娘殿中幔帳陳舊,特地從庫房裡尋找了舊時存下的料子,命奴才們換上。”
陳嬤嬤聽了,默見皇后繼續織錦,開了口道:“太子妃殿下孝心可嘉,可椒房殿從來不用這些東西。你們只撤回去吧。”
又吩咐了一位二等的宮女如月道:“你去尋一匹軟羅煙,去東宮賞賜,便說這布匹難得,賞太子妃裁件新裳。”
諸人聽得這般,忙撤下去了。
軟羅煙是難得,如月憤憤也只得尋了同幾個低階宮女去了。
小宮女不懂事,一路埋怨著:“我未見過好東西,也知道這軟羅煙比秋隴紗名貴上許多,粉色天成,十分貴重。太子妃擅自命人來換什麼幔帳,本就不合規矩,姑姑偏教賜這個。”
另一個宮女低頭笑著,幾乎是笑出了聲音。
“你這是笑的什麼?我難道說的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