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子禮之拒 (1 / 3)

子禮之拒

三人依照規矩坐好自己相應的位置,陸子禮方才就已經憑借視覺和聽覺,對關闍彥的情況有了大致的把握,所以一落坐就直接讓對方張口伸舌來。他只此一瞥,就鄭重道:“舌苔又濕又厚膩,顯為濕邪所致。”

“何為濕邪?”關闍彥凝眸而問。

“致病之源本為外濕,卻因內體五行本就紊亂,直接誘發了內濕,轉為濕邪,傷及內陽,渾身淤氣難出。近來梅雨濕氣加重,內外濕邪夾攻於你,短則身體筋骨乏力困重、腹脹水腫,長則陰盛陽衰,恐有性命之憂。”

陸子禮聲音渾冷粘滯,嗡嗡而出,好似埋在結滿霜冰下的摻著碴子的凍水一般。在逼仄的空間內,他的嗓音愈加突出,專屬於他的這些音色特點也被盡數放大。

他的話雖讓人能得清楚,卻會叫人聽得渾身不自在。

魏鬱春只會越來越感到不安。

然陸子禮的診斷還未結束,他表情鑽刻,比起最開始展現給外人的如死物般的漠然疏遠,他現在的過分嚴肅,反而令人覺得更好親近。

他已經把手搭到了關闍彥的手腕上,切脈而言:“公子體內五行紊亂,估摸是因為在潮氣極重之時受了重創,因而濕氣才會趁虛而入轉為濕邪。否則以公子的體魄,很難生出這樣的內病來。”

“或者說,公子最初所受之創並非嚴重到難以自愈的地步,後來應是愈了何事動了筋骨,惹得舊傷又發,牽動內病險些種下難除的病根。故,此病也可能是日積月累而來的。”

關闍彥果真帶入了其中,發現自己的確是在躲避追殺時,用渾身是傷的身體淋了不少暴雨,自此埋下病氣。

後來傷未養好,他自顧自上山學採茶,結果昏倒下去,病氣加重。近來,他在調查黑衣人時,與其周旋廝殺許久,累及病氣.....這病根竟是這樣一點一點埋了下來。

聽陸子禮的意思,他好似來得還不算晚,這病根雖然難除,卻並非沒有辦法根治。

“先生可有妙計?”

如是,他更信了這怪大夫。

“服下真武湯,一日三服,飯後而用,滿七日即可。我去抓藥,其中涵括了茯苓芍藥等藥材,熱熬起滓,需用水煎後去掉陳滓,有些講究。我煮下一碗給公子服用,公子需記著其溫其味,姑娘則需急著煎藥之法,以免藥性迷散。”

說罷,他一邊起身要去取藥,一邊報起診費:“一味藥七日量需十文,共五味,故五十文。”

“五十文?!”關闍彥簡直是要被氣笑,傳聞中積淤在體內的濁氣,差點翻滾大半出去。

在南禺地界,他還是都督的時候,都未曾聽說過這等駭人的物價。不過是看了一次診,且還是不知給來的藥是否真的包治病根的情況下,這五十文同漫天要價有何區別?

魏鬱春亦是面露難色,她總計也就帶了一串錢板,路上又耗了五六隻走了,哪裡填得起這陸大夫的口?

她細細琢磨起陸大夫的神色,見他面色肅重,不茍言笑,渾身的粗布芒鞋,沒有一點架子,完全叫人看不出來端倪。然而他要的價錢卻遠比市面上的草藥貴上至少兩倍。

這陸大夫不像是貪財之人,更不是愛奢侈用財的人,他這麼做難道真的是恃才傲物,不願在外人面前折煞自己的醫術?

若是如此,陸神醫的名聲又是怎麼傳下來的?那些鎮人雖比村人有錢得多,卻也經不起這麼耗啊。莫非是陸大夫近來心情鬱結,見著了人雖不敢走,但卻把人當作了撒氣遷怒的物件?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