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組核心成員看著這些素材,眼神中既有火熱,又透露著些許掙扎。
“頭兒,這些是咱能播的麼?”
“要不打個碼?”
“特麼的,咱這又不是法制節目。兵哥,咋說?”
“我”
陳紅兵也有些舉棋不定,他當然知道這些言論有些出格,但這些企業家都是人精似的人物,在那條線上反覆橫跳,一會兒跳過去,一會兒退回來,尺度實在難以把握。
想無可想,便無需再想,陳紅兵一咬牙:“我去叫總監”
幾分鐘後,齊竺泉笑著打趣道:“不就是去採訪幾個企業家嘛,以前採訪那些落馬的老虎也沒見你這樣”
“總監,要不您先看”
看完激進版的片子後,齊竺泉臉上的笑容再也保持不住了。
他之前對前採提過要求,要充滿火藥味,畢竟放狠話得夠狠才好看,否則兄友弟恭的觀眾為什麼不去看《葫蘆兄弟》?
可現在,這不止是火藥味這麼簡單了,簡直就像把一串鞭炮扔進了煙花店,直接燃爆了。
尤其是陳默的發言,看得齊竺泉太陽穴直突突。
他知道這麼放出去,收視率絕對爆炸,但他的位置肯定提前先爆炸。
“你怎麼不讓他收著點?”
這還是收斂許多的版本,之前那個版本,陳默簡直漸入佳境,動不動就“鳥語花香”,外加“不配當企業家”、“小偷”、“商業敗類”、“不要個B臉”之類的詞彙。
但這些陳紅兵沒有解釋,直接承認錯誤:
“呃,我的問題,沒提前考慮到位,讓領導操心了.”
陳紅兵知道,如果他說這已經是補錄後的版本,領導也會接著追問:“這個尺度,你怎麼不再補錄一次?”
你當一個身價千億的老闆是什麼了?央視的光環又不是靈丹妙藥?還一遍一遍配合?陪你過家家呢?”
其實,有時候領導問你,不是讓你給出問題的答案,而是要看你的態度。
為了杜絕上述可能出現的場景,這才是陳紅兵直接承認錯誤的原因。
“算了,事已至此,現在都7月初了,時間緊張。你們把陳默最後兩個問題和最後一段剪掉,剪輯出激進和保守兩個版本,我去找臺長確認下,沒問題就進入預熱階段。”
“是!”
當天晚上,又是一個不眠之夜。
第二天下午,齊竺泉帶著剪輯好的版本去找臺長過目,然後欣賞了一次“川劇變臉”。
不過好在經過他的解釋,整體有驚無險,最終還是過了。
就像一次宴席的烹飪流程,現在食材的品質已經透過了安全認證這道門檻,剩下的就是改刀和烹飪的環節了。
接下來就看廚子的功力如何了,有芒果衛視珠玉在前,作為名門正統的央視編導,移花接木的功力自是不在話下。
但剪輯需要時間,剪輯完還要稽核,也需要時間。最快也得3天,這還是沒考慮到上面提出修改要求、一次過的前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