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資料中心和伺服器機房選擇放在貴州而不是其他沿海發達城市?
因為這個地方有幾大優勢。
一、電費便宜,資料中心和專用機房的最大特點就是高耗能,電力成本佔整體支出成本的50%70%,因為需要24小時不間斷長期執行,那麼執行產生的電費可謂是一筆龐大的開支。
而貴州被稱為南方電網的“電池”,水資源豐富,電力以水電為主,電價相對便宜,為資料中心提供了充足且成本較低的電力供應。
二、氣候宜人,貴州全年平均氣溫約為15攝氏度,有利於資料中心的自然冷卻,從而節省能源消耗。
三、當地政府大力扶持;
四、人力,能源和用地成本都相對較低;
五、地理位置優越,地處西北地區交通樞紐;
綜上,後來這地方也成為了包括蘋果、騰訊、華為等知名大廠機房和資料中心的選址理想之地。
男人有了錢就變壞,陳默則是有了錢,心思就開始多了起來。
雲端計算、晶片、人工智慧啥都想搞,未來想象空間無限。
但他清楚每一個都是無底洞,但反正最後都要搞,現在開始慢慢鋪墊,起碼得把關鍵的人馬先找到。
一步一步來。
陳默在網上查了一番,倒是有了一些訊息。
隨著他寫寫畫畫,記事本上浮現出一些脈絡。
雲端計算王堅(阿里巴巴首席架構師、阿里雲總裁)
表面看上去以彼岸現在的規模,如何能挖的動阿里巴巴的牆角,而且現在王堅身居高位,有人又有權。
陳默知道王堅在阿里雲的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差點夭折。
折騰五年,年年阿里雲部門績效倒數第一,甚至在有一年年會,王堅被下面員工大罵是個騙子,在臺上痛哭流涕,部門差點解散。
那這就是彼岸截胡的機會,他想試試。
晶片——張汝京(09年被迫從中芯離職下落不明)、梁孟松(上個月競業限制期滿入職三星)
前者號稱晶片建廠狂魔,不過行蹤需要派人去查,梁老這邊自己之前無暇他顧,確實鞭長莫及。
可是知道歸知道,打鐵也要自身硬。
彼岸處於梧桐樹的幼苗期,就是鳳凰來了也承擔不起。
對於晶片、雲端計算等領域,動輒幾百上千億的投入,陳默的作用就有限了,充其量知曉下大勢走向,剩下的無非捧個錢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