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怕麼?”
回聲在教室內迴盪
隨後陷入安靜
眾人你看看我,我瞅瞅你,均看到彼此眼中閃爍著戰意,隨後相視一笑。
“怕?不存在的!”
“幹就完了!”
許朝軍點了點頭,目光堅定:“好,那就讓外面那些人見識見識,什麼叫真正的‘榨汁機’!”
“HOO!”
歡呼四起,底下一些社交恐怖份子已開始吹起小喇叭,滴滴答滴答了。
即便有些內向不善表露情緒的技術專家也暗自握拳,輕輕捶了下桌面。
這些網路上的‘恐怖分子’這一個月沒日沒夜的研發系統,各種系統之間自相矛盾模擬對戰,不斷迭代升級,都快捲成龍捲風了,為了什麼?
不就是為了有朝一日,找地方試爆一下,看看破壞力有多大麼?
現在機會就在眼前,他們怎能不興奮!
由於青藤學院這種優中選優的機構存在,導致目前彼岸的員工在其他網際網路大廠基本屬於面試入職的存在。
從當前整體來看,網際網路行業處於紅利期,企業員工跳槽屢見不鮮,加之在企業內部的漲薪幅度遠遠小於跳槽動輒翻倍起的誘惑,這就導致網際網路行業的平均離職率約為20%25%幾近四分之一,遠高於其他傳統行業。
而BAT這種頭部網際網路企業由於待遇和環境都高出下面企業一截,因此每年離職率稍微低上一些,其中以騰訊12.4%為最低,阿里16.3%,百度離職率最高為17.6%。
但整個華夏網際網路還有個特例存在,那就是彼岸,截至去年底,平均每年離職率不超過3%,低的令人髮指,令一眾‘友商’恨的牙癢癢。
這種現象的出現,源於“彼岸”獨樹一幟的利益分配製度。這種制度不僅在國內獨一無二,甚至在全球範圍內也鮮有先例。
其他大廠雖然眼紅,卻難以效仿——要麼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要麼是力有餘而心不足。
對於彼岸的這些技術人才,或許用“天才”來形容更為貼切。他們早已站在國內技術的巔峰,豐厚的薪酬早已讓他們超越了物質追求的層面。
如今,他們更渴望的是精神層面的更高追求——技術與技術的交鋒,透過不斷的挑戰與突破,實現自我超越,追求卓越。
就像武林高手之間的對戰,只有生死之間大恐怖過後的頓悟和提高才是他們所追求的道路。
而且許多人的前東家就是BAT,他們清楚裡面還是有許多很有水平的技術高手,能跟這些前同事交鋒,讓這些人就更起勁兒了。
許朝軍看著麾下高漲的氣勢,很是欣慰,“別光顧著興奮,你們各團隊趕緊評估一下時間,給你們30分鐘時間,我還要反饋。”
半個小時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