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勢兇猛的美軍白人上尉連長,雙手端著上了雪亮刺刀的步槍,衝向到了孫磊的跟前,把步槍前頭將近三十公分長度明晃晃的刺刀,直接往孫磊右側受了重傷的胳膊上刺了過去。
這名美軍白人上尉連長之所以選擇刺向孫磊右側受了重傷的胳膊,而不是直接刺向孫磊的要害部位,例如胸部和腦袋。
主要是因為在他看來,一旦刺向的身體部位太過於明顯,非常難對付的孫磊肯定是早有防備的,他到頭來只能夠是撲了一場空而已。
警覺性很高的孫磊,一直都在防範著站在他對面的這個美軍白人上尉連長,可能會刺向他的要害部位。
無論啊他自己的胸部,還是他的腦袋,早就做好了防範準備,確保能夠在刺刀伸過來的時候,他會立即做出快速地反應加以應對。
可是,讓孫磊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站在他對面的這個白人上尉連長端著按在步槍前頭明晃晃的刺刀衝了過來,並沒有刺向他早就有了防範的胸部和頭部,而是刺向了他右側那一隻受了重傷的胳膊。
情急之下,孫磊來不及做出動作太大的反應,要知道,他的右側胳膊上可是有一道二十多公分的傷口,深度將近有一寸,由於嚴寒的天氣,傷口外延不再繼續流血,而是凝固了血液,直接凍上了。
挪動身體的幅度一旦太大,右側胳膊上傳來的疼痛感就會加重,孫磊沒有別的選擇,他只有選擇了防守,快速地把左手上拿著的大刀片子,擋在了他右側胳膊受傷的部位前。
“咣噹”一聲,孫磊伸過來的大刀片子的橫面,剛好碰撞到了白人上尉連長端著步槍前頭的刺刀,讓他右側的那一隻受了重傷的胳膊逃過了一劫。
也就是短短兩三秒鐘的時間,孫磊就做出瞭如此快速地反應,已經相當地不容易了。
如果換做是其他人的話,估計右側的胳膊別管是受傷了還是沒有受傷,被兇狠的白人上尉連長這一刺刀捅下去,估計非得被刺穿了胳膊不可的。
看到站在他對面的這個年輕的中國軍人,竟然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快速地做出了反映,用左手拿著的大刀片子的刀面,不偏不倚地擋住了他手中步槍前端按著無比鋒利的刺刀刀尖。
看到這裡以後,著實把這名白人上尉連長也給嚇了一大跳,覺得這個年輕的中國軍人還真是相當的難對付。
那把明晃晃而又鋒利的刺刀刀尖,在大刀片子的刀面上停留了大概有兩三秒鐘的功夫,白人上尉連長在愣了一下神後,隨即就把伸上前去上了刺刀的步槍往回收了回去,他不想跟站在自己對面的這個年輕中國軍人左手握著的大刀片子硬拼。
無功而返的白人上尉連長,把上了刺刀的步槍收回去以後,低頭一瞧,竟然發現,原本無比鋒利的刀尖,竟然在剛才猛烈撞擊了一下,對面那個年輕中國軍人拿著的大刀片子的刀面以後,刀尖被磨鈍了。
與此同時,孫磊也把自己的大刀片子,從右側胳膊受了重傷部位的前方,收回到了他左手邊的那一側,也隨即看了一下他的大刀片子的刀面,竟然在剛才阻擋了那一下以後,刀面上多出來了一個芝麻大小的小洞。
不用說,大刀片子刀面上的小洞,肯定是剛才站在他對面的那個白人上尉連長,步槍前端鋒利的刺刀刀尖所留下來的痕跡。
雙方的第一次交手,以這種誰也沒有吃虧,也誰都沒有佔到便宜的結局收場,倒是讓防守一方的孫磊感到十分滿意,而讓主動進攻一方的白人上尉連長感到非常地不滿。
接下來,兩個人在互相對峙了大概半分鐘的時間後,那個心有不甘的白人上尉連長,向孫磊發動了第二次進攻。
在吸取了第一次進攻失敗的教訓後,白人上尉連長這一次把進攻的物件,由剛才孫磊右側那一隻受了重傷的胳膊,換成了脖子。
當然,白人上尉連長也不是沒來由地選擇孫磊的波哥進行刺殺,而是經過了他的一番深思熟慮後,才做出來的這個決定。
因為在此時的這個白人上尉連長看來,他一米八幾的身高,要比站在他對面的這個年輕中國軍人的身高,高出至少十公分。
即便是在塊頭大小上來看,他也覺得自己是一個身材健壯的人,要比站在他對面的這個年輕中國軍人瘦弱的身體強壯了許多。
因此,他決定以自己身高和體壯的優勢,這第二次的進攻就選擇“高舉高打”的方式,直接刺向站在他對面的這個年輕中國軍人的脖子,減緩防守應對的時間。
待在原地嚴陣以待的孫磊,看到站在他對面的這個白人上尉連長,剛才退回到距離他五米開外的地方,突然就端著上了刺刀的步槍,直接朝著他的脖子刺了過來,著實把他給嚇了一跳。
要知道,站在他對面的白人上尉連長,手中拿的是相對比較輕便的上了刺刀的步槍,而他拿著的卻是相對有些笨重的大刀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