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惡明新筆趣閣> 第二百三十六章 白日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三十六章 白日夢 (1 / 2)

第二百三十六章 白日夢

帶出登州的幾千兵丁都是登州左衛的世代軍戶,自然是由本部的千戶百戶們管理,他們土生土長。去薊鎮抗擊蒙古韃子,自然是滿心不情願。

現在朝廷來了班師會故鄉的文書,各級的大小軍官把這個訊息傳下去之後,這些官兵絲毫也是顧不上什麼軍營之內嚴禁喧譁的禁令,都是自發的大聲歡呼起來。軍官們也不會有什麼管理的心思。

他們也是在那裡高興的大叫,江峰自己手下帶著一百多人,把這些兵丁安排給登州左衛的千戶帶領回家。自己則是帶著手下快馬趕回煙臺山,劉十二因為腿腳不方便則是由十幾個人護送著乘坐馬車趕回。

駐紮在煙臺山千戶所山下軍營的兩千江峰“家丁”,在十天前就是被要求做好開拔的準備,很多人還以為是要回天津,結果江峰帶走了二千衛所兵的時候,這些人都是非常的驚訝,在私港這裡還是留下了二百人左右坐鎮場面。

他們擔心的並不是山上的那些草包軍戶會有什麼反動,現在這些人天天吃的好,幹活也是心甘情願自然是不會有什麼隱患,但是煙臺山的私港卻不敢說是完全的安全,雄雞號的船長阿加亞和手下的船員們被命令在江峰迴來之前,不能走出規定的範圍,當然飲食什麼的還是照舊。

那艘西班牙雙桅船上的大小火炮都是被拆了下來,除了江峰帶走三門佛朗機之外,剩下都是安放在碼頭上。李和尚的人手也都是被動員了一百多人,除了李和尚和江峰的船隻,其餘的船隻在今年的一月和三月間不允許進入私港。

濟寧運河通達,來往不光是糧船和南北貨物,也是隨時可以把京師和南直隸的兵馬送到這裡來,而且現在兗州和東昌敗退的兵馬基本上都是收攏在濟寧城池周圍,約摸有一萬五千多人。

因為靠著運河所以也不發愁補給,慢慢的從失敗中恢復過來,這可是一塊硬骨頭,輕易的啃不下來,兗州府二十多個縣城的大戶和士紳甚至包括官吏,只要是能逃跑出來的都是聚集在了濟寧。既然是一塊硬骨頭,自然沒有人願意去啃,儘管現在的濟寧可是號稱山東最富的地方,可也是最難碰的地方。

不過若是真正懂得兵法,反而是要集中兵馬先去攻打濟寧城,打下這個地方,一是可以獲得豐富的錢糧,因為那裡的中轉倉庫頗為不少,二來是按照那裡的形勢,除了死守臨沂的兵馬之外,兗州所有能戰的兵丁都是聚集在濟寧,依靠那裡的給養慢慢的恢復。雖然是打下濟寧會有比較大的損傷,但是打下來之後卻可以控制運河樞紐,這可是明朝貫通南北的巨大血脈。

那時候的形勢又有所不同了,不過草寇不是軍隊,自然沒有什麼長遠和明晰的規劃,在聞刀等人的勸說下,濟寧現在聚集的兵馬太多不好打,若是打了恐怕失去了在魯南的優勢地位。

臨沂有一位藩王,兩個衛所的軍隊雖然是不敢出來,可是卻死死的守衛城池,親藩被殺,這可就是大罪了,何況若是圍攻臨沂,恐怕各省的兵馬馬上就要大軍壓境了,所以現在根基沒有穩定的時候,這也不合適。

山東的其他四個府都是嚴陣以待,那現在不如鞏固了魯南這塊地盤,自以為明白了大勢的陳聾子在手下的鼓動下,帶著自己一千五百的馬隊,驅趕著六千多的青壯,準備是圍攻嵫陽城。

陳聾子還算是有些章法,雖然手下們在佔領的幾個縣也是胡作非為,不過維持住了基本的秩序,大戶人家翻出來的存糧加上他們的搶掠所得,倒是可以維持住這近萬兵馬的開銷。也是還有一定的戰鬥力在,好歹從前的核心那五百多騎士還算是敢打敢衝。

這一千五百人的馬隊裡面還有些收攏的小股響馬,也算是比起那些被強逼著上戰場的隊伍強悍許多。

揀便宜的事情自然是大家都要做的,不光是陳聾子的人馬聚集在嵫陽城下,什麼白蓮教,不知道真假的白衣神兵。還有大大小小股的人馬都是圍在了嵫陽城下,粗略的算算竟然也是有將近四萬人馬。

不過真正算是能打能有四五千也就算是很不錯了,大家都是知道兗州的有錢人不光是逃進濟寧,還有不少人是因為路程和亂民追趕的原因逃入嵫陽。

中國曆朝歷代的大部分農民起義開始時候的起因大部分是正義的,這個倒是沒有太大的問題,不過形成破壞的力量之後。無序的亂民們往往形成破壞的洪流,更加貶低的說,倒不如說是過境的蝗災。

從事生產的農民變成暴民之後,就只是從事掠奪,他們只會坐吃山空。一個月前氣勢洶洶的到處烽火,各種各樣的勢力紛紛的湧現。開始的時候,因為大戶人家和官府儲存的錢糧還算是豐富,所以也都是支撐了一段的時間。

到了現在,光是沒有東西吃自然散去的勢力和團伙就有許多,剩下的都是些早有組織,或者是根深蒂固的,比如陳聾子當年手下就有幾百人的班底,本身也有大山寨的經驗,剩下的白蓮教幾乎就是造反的專業戶了。

還有些鄉間本來的土豪糾集人馬,這些都算是存在了下來,不過這些幸運存活下來的勢力還是同樣面臨著給養馬上就要枯竭,手下人就要散去的窘境了,像當年唐末黃巢手下秦宗權部那樣吃人,現在的饑荒還沒有到那種極端的境地,與其說是農民活不下去才造反博命,倒不如說是因為在某種臨界線的時候,有人推了一把。

二來,這些人都是沒有這個膽子。

兗州是山東第一大府,下轄的縣城在最高峰的時候足有三十四個,雖然是幾經變更,可還是有管理下面二十幾個,也有濟寧這樣的富庶地方,也有臨沂這樣藩王居住的大城池。既然是府城所在的地方,自然是城池修建的極為高大寬厚,而且這裡也有駐守的兵丁。

嵫陽所在是魯南的中心腹地位置,若是太平時節自然是陸地上的交通樞紐,去往各地都是通達,而且多山的魯南地區難得的平原地帶,不過現在這都是實實在在的缺點了,各地逃到這邊的人越來越多。

可是周圍的亂兵迅速的把這邊圍了起來,這裡赫然變成了一個死衚衕,或者說是甕中捉鱉的話,城內的軍民就是那些鱉。

兗州知府崔臣興在幾位將校的陪伴一同上城牆觀察敵情,看著城下黑壓壓的叛軍,頓時有些頭暈目眩的感覺。

不過崔臣興卻知道自己退無可退,若是嵫陽城破,自己跑的出去,也是失陷城池的大罪,若是跑不出去,城破之後,城中的妻女斷然會遭到可怕的待遇,那時候恐怕更是什麼也不要提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