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到了實際操作的時候,白天施工要限制噪音揚塵,廢料砂石還得晚上運輸,白天渣土車還不讓上路,就算到了晚上也是各種檢查,根本快不了。
而到了建築正式開始的時候,二包三包到工人、建築器械等一系列的協調工作就更麻煩。
其實真要是敞開了幹,限制建築速度的,主要還是人為因素而非技術條件,這也是為什麼大華夏能搞出那麼多工程奇蹟的根本原因。
而在香蒲城,限制工程速度的,就是機械化。
香蒲城的工業雖然已經初步邁入電氣化時代,塔吊之類的建築機械都有條件製作,可建築行業配套的東西太多太多,多到馮宇只能一邊幹一邊搞‘研發’。
因為有了火系鍊金師而被馮宇忽略的焊接工藝、鋼筋彎折加工、混凝土攪拌運輸等等,都是擺在馮宇面前的不是難題的問題而非難題。
不是難題是因為這些工藝和機械,按照香蒲城工業區現在的加工能力和技術儲備,大部分都能製作出來,雖然原始了些,可也還能用。
而困難是因為這些東西只有馮宇一個人清楚,他只能不厭其煩的來回來去的奔走在各個實驗室,指點研發人員設計這些機械,分身乏術。
三層樓房在大華夏算是什麼?
放在農村,三層樓房那是土老闆家的房子,嫉妒一點的說法,那叫得瑟、顯擺,沒啥稀奇的。
放在城鄉結合部,三層樓是臨街的門市,街道兩邊得多是,千篇一律、土裡土氣。
放在城市裡,三層樓聚集的地方那基本算是老城區。如果是大城市裡,那都可以算是棚戶區了。
總結起來,三層樓房在地球上,普通到不能再普通。
可當一座由鋼筋和石粉鑄就的三層大樓出現在的格瑞恩的大荒原上的時候呢?
尤其是這棟大樓還有銅質水管的供排水系統和簡單的供電系統。
那就是轟動,不僅僅是普通居民和四族高層,當拆除了木質腳手架之後,這棟大樓就成為了一個香蒲城居民必看的景觀。
當玻璃窗安裝好之後,這個景觀成了五a級景區。
當夜幕降臨,這棟大樓屋子裡和門前的雨篷下的燈泡都亮起光明的時候,這棟大樓就成了二十四小時營業的五a級景區。
‘達倫·風雨把雷霆馴服,為香蒲城的夜晚帶來光明’的謠言,不知道從哪裡出現,短時間就傳遍了香蒲城。
這謠真不是馮宇造的,太低階了,他不屑這麼幹。不過他也懶得闢謠,因為這個不算謠言的謠言讓他巨爽無比。
而這棟大樓,就是位於規劃中居住區中心位置的商業區裡的香蒲城議會大樓。
你可以覺得這是馮宇為了拍香蒲城四族議會的馬屁,但其實這就是馮宇為了讓施工隊練手。
用工業公司大樓練手?還是用科研院練手?都不能!
前者是馮宇內定的家,後者是香蒲城科技的基礎,這兩個地方怎麼可能給施工隊練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