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鄉遇故知絕對令人開心。
經過錢舉人錢森的介紹,陳柏總算對知世院更瞭解了一些。
徐大夫人雖然也說了陶家的情況。可是她對於知世院卻瞭解的不深。
錢森每年總會抽一段時間住在西寧,為的就是在知世院同這裡的學者交流學習。
“來了這裡,才深刻的體會到了,讀書閉門造車真是不行。塵兒,我這次是特意帶他來的。”錢森,錢塵是沒有參加聽講學的名額:“雖然不能去聽講,可是這裡總會有一些訊息透出來,大家商討一番,也頗有進益。”
被提及名字的錢塵,有些害羞,仔細看,他的耳朵都紅了起來。
陳媛轉頭看向錢塵,靦腆的大男孩,長得也不錯,學問也好。
咦,他在偷瞧什麼?是在看陳婧?原來這個小錢秀才,對陳婧有意思啊!
錢塵察覺到陳媛的目光不由低下了頭,喝了口茶掩飾。
陳媛微微皺眉,既然喜歡陳婧為什麼還向她提親,錢家這是什麼意思?
陳家的名額來的突然,又因為涉及一場交易,所以一直沒有告知旁人。
錢森此時聽聞陳家有兩個名額,感到深深地嫉妒:我兒這般聰慧,要是能聽講學,何愁秋試不能中舉。
早知道就該加把勁,把陳家大姑娘訂下來,興許陳家還能均一個名額給塵兒。
失策,失策啊!
突然間,知世院熱鬧起來。眾人都往天井處圍了過去。
“這是發生了什麼事?”陳柏不解。
“陶家出題了!若是能答上陶家出的題,答的好的人就能有幸被選去聽講學。”錢森很是激動。
這也是眾人聚在知世院的原因之一。
陳媛抬頭打量著四處。
這陶家還真是有商業頭腦。
這麼好的院子,免費供應茶水不說,筆墨紙硯也一併供應了。看著很吃虧啊。
但是,但凡在這裡留下墨寶的人一旦中了進士,他們留在知世院的墨寶立刻升值了。
而且,經過陶家講學的指導後,中舉率提高了很多!
天井處。幾個陶家子弟搬來了一張案桌,桌上放好了筆墨紙硯。
兩個下人將一張長六尺尺有餘的宣紙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