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個人段位都這麼高,被奉一泠或者張徹控制的人,總有一些人破罐子破摔,想打破這個威懾鏈。
這類人成了隱患,因而需要被清理。
清理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製造意外害死,有的是讓新來的人以投名狀的方式直接殺掉老成員,還有的是把人逼死。
總之,死人是最安全的。
孫某就是其中的一員,也是最早吃下惡魔果實的人之一。
他很早就和張徹合作,然後獲取了一定的資金,開始脫離掌控,這個是張徹所不能接受的。
很多人透過陰暗的方式獲得了第一桶金想洗白,別人不見得會同意。
於是,張徹設下了一個局,找到了鄧文錫,設局騙了孫某120萬。孫某被騙後慌了,找到張徹,張徹則告訴孫某不要急,他能想辦法解決這個事。
給孫某搞定了之後,張徹就拋給了孫某一個很大的誘惑。
這120萬,用來從湘南走私印染的原料,運輸到湘南省的工廠,利潤可能翻倍,如何?
孫某欣然應允,並且長了心眼,要求做保險。
張徹很輕鬆地搞定了保險的事情,但是這批貨還是出了事,被“海關”查扣了。
孫某自以為的小聰明,在張徹勉強不值一提。
當然,這些,都是張徹的自導自演,孫某徹底傻眼了,他不敢報警!而且,他還必須和張徹一條心,把這個走私事情的尾巴給抹掉。
“尾巴”抹掉了,孫某欠了很多錢,只能吃啞巴虧。
後來被張徹活活逼死的孫某,怎麼也不知道,自己的存在,只是源於張徹對奉一泠的一次試探。
張徹還想利用奉一泠的一些資源,但是這個時候的奉一泠,早就不在意那點蠅頭小利,想合作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張徹直接拿出來幾百萬、幾千萬去談合作,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也沒那麼容易動用那麼多現金,於是孫某的120萬,就成了張徹的敲門磚。或者說,孫某這個人,也不過是一塊磚罷了。
這塊磚,沒敲響。
奉一泠對這120萬,連搭理都沒搭理,張徹和奉一泠的地位,從這一刻,也開始發生了轉變。
昔日的合作伙伴面對百萬現金都沒有任何的感覺,張徹其實是很難過的。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張徹明白,奉一泠和已經在國外的鄧文錫這類人,已經不是以前可以拿捏的小角色,開始逐漸更換合作伙伴。
從之前就接觸過的王千意,到後來接觸的大黑等人,都是後來才不得不使用的新角色。
最早的時候,和奉一泠合作的時候,非常安心,再後來和王千意合作,也是很不錯,走私的渠道非常穩定。
但是,這世間的事,就是彷彿一個有一個的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