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依依收到楊清歌寄來的話本,連夜看完了第一卷。
“葉芝芝真是太可憐了,不知什麼時候才能找到親生父親。”她的眼角溼潤,淚眼朦朧中彷彿看到一個身上滿是傷痕的小姑娘。
董依依拿到了好話本,對好友楊清歌交代的事情格外賣力。
翌日清晨,她和弟弟董然就把江南郡有名的夫子名單整理出來了。等到楊清歌收到的時候,已是三天後。
楊清歌看著名單上十五個夫子名字皺起了眉頭,光有名字也不行啊,得知道這些夫子的來歷。
這個事情還得求助001系統。
系統根據楊清歌的提示提供了每個人的履歷。
“哎,這個不行教學太迂腐了。”
“那個更不行,他管不住學生。”
楊清歌一番挑選後只剩下了八名中意的夫子,這幾個人要如何考察呢?
她冥思了一夜後和楊大福說了內心的決定,安排好大楊村建學堂的事情,一個人回到了江南郡。
其實一般的私塾或者學堂請一個秀才、舉人當夫子就可以了,但是楊清歌更看重一個人的品性。
品性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的三觀,大楊村的孩子更需要學問、德行兼備的夫子去教導。
七月初的江南郡天氣潮溼,淅淅瀝瀝的小雨下個不停,如果沒有特別要緊的事很少有人會在這樣的天氣外出。
楊清歌走進正學街的一間店鋪,她要買一批毛筆送給大楊村的孩子們。
大概由於天氣的緣故,店內顧客不是很多。店鋪夥計招呼他一聲後,慵懶地靠著門打盹。
“小哥哥,這個多少錢。”一個約莫六歲的小男孩拿著一支毛筆問店鋪夥計。
他身上穿得衣服幾乎全是補丁,黑乎乎的小臉上眼睛倒是明亮清澈。
“那是店裡最便宜的毛筆,只需要五個銅板。”店鋪夥計不耐煩地回了一句。
“五個銅板呀。”小男孩喃喃自語。
他拿過來又放下,眼神失望。
“你想學寫字?”一位買毛筆的男子溫和問道。
“恩,想。”小男孩脆生生回答,“可是我沒有錢,家裡的錢都用來給娘看病了。”
說罷他低下頭,看著露著腳指頭的草鞋。
又是一個沒錢讀書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