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南在楊家住了幾日,手裡有了一大筆錢,對於這次去京城找女兒更有信心。
楊清歌也沒閒著,她在江南書院找了很多資料,手繪了一份京城的地圖,地圖上還特地標註了哪裡有客棧。
林之南走走時約定好八月江南見,楊清歌在心裡默默祈禱希望他此次之行一定要找到女兒。
很久沒回大楊村了,作為村裡的里正,楊大福準備回去看看。
楊清歌和家裡人商量後,隨同楊大福一起回大楊村,考察村裡的學堂。
兩人剛到村口,村人就圍了過來。
“里正你回來了。”
“里正,快到屋裡坐。”
楊大福平時忙於會所的生意回村裡的次數不多,但是他時常接濟村民。誰家有個難事,甭管出錢還是出力,楊大福從沒說個“不”字。
村民們得了里正的濟,都念他的好。
有的人家更是靠著楊大福開店發家致富,再也不用過吃不起飯的苦日子了。
大楊村的民風本來就很正,對楊家只有感激和羨慕,並沒有眼紅嫉妒做出格的事。
再說,誰家的孩子能比的過楊清歌,她可是江南書院旬考第一的牛人,還是從大楊村出來的。
未來那是要中舉人、做大官的,大楊村的人不傻,他們巴結還來不及呢。
楊清歌站在人群中,被叔伯大娘嬸子們誇個不停。
“清歌姐姐。”楊小芬從人群裡擠到她跟前,及時解了圍。
“小芬。”看到昔日夥伴,楊清歌很高興,轉而一臉疑惑,“村裡學堂這個時候並不休假,為何今天你沒去讀書呢?”
楊小芬嘆了一口氣,“方秀才生病了。”
村裡的學堂只有方秀才,學生們眾多,方秀才的身體本來就弱。一邊被病痛折磨,一邊還要教學,確實吃不消啊。
說話間,兩人來到了學堂。
學堂在大楊村的東頭,三間矮小的屋子內光線昏暗,幾張破舊的案几擺放地倒是整齊。
要是遇到下雨天,屋頂還會漏水。
楊清歌看到這樣的環境,皺緊了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