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安大智告訴安然,村裡家家日子好過了很多,今年的玉米依舊豐産,可惜種……
安大智告訴安然, 村裡家家日子好過了很多,今年的玉米依舊豐産,可惜種太少,問能不能多弄一些?一畝地一千多斤與三百斤相差太多, 同樣的努力不一樣的收獲, 讓他們心裡差距很大。
安然拿出用靈泉水滋養浸泡過的種子告訴安大智, 這是歐洲最新的種子, 就是不知道後代能不能用做種子,他們可以試試看。除了玉米種子還有小麥種和黃豆種。
安大成納悶, 閨女啥時候弄來的種子?想著安然整日在外面又學了好幾國的洋話,他就不去細追究了。只要能幫到村裡人就好,唯一的就是離著太遠。安大智這回是滿著來的,滿著走的,這回是非常滿 意, 主要是糧種給解決了。
安家一樣滿意, 那些雞鴨鵝趕緊安排上,散養的雞味道一樣鮮美,不亞于山雞, 而且肉質不柴。小雞燉蘑菇上飄著一層黃黃的油脂,看著就誘人。醬爆鴨塊,八珍鴨、紅燒鴨塊、老鴨湯,安然還做了一鍋鹵鴨, 沒想到收到客人的喜愛, 隨後所有的鴨子都被做成了鹵鴨。
養了一兩年的肥鵝燉起來最香, 安大成一天只做兩三鍋, 想吃的提前訂。豬肉對魯味齋來說從不是事,每天的紅燒肉就消耗不少, 何況還有小酥肉、鍋爆肉、四喜丸子、醬大骨、糖醋小排、豬肉粉條、酸菜白肉、鹵豬頭、豬爪、大蒜燒肚、醬爆肥腸、九轉大腸——
一隻豬被利用到極致,而這些家常菜才是主流,能吃得起山珍海味的畢竟是少數。將野豬做成美味安然覺得十分考驗一個廚師的功底,野豬的皮厚肉腥肥肉少瘦肉柴。去腥除異味的關鍵必須將血水浸泡出去,加上各種香料調變,小火慢熬,將肉皮燉至軟爛,做野豬肉一定不能留多少湯汁,要讓湯汁慢慢深入每一絲肉內,紅潤油光的野豬肉才算完成。
今年安然給大神們供奉的就是山珍海味,而且她還從安大成那裡挪用了一隻肥厚的熊掌做了一道傳統是蒸熊掌,傳統做法需要將熊掌三次水煮,三次湯燉,最後高湯煨制而成。出品的蒸熊掌一定是軟爛香醇,入口即化,鮮香誘人。
燻松雞、松茸飛龍、燒鹿尾、鐵鍋燉大雁、醬鹿肉、極板地三鮮,炸烹狍子肉、松子鹿筋、養顏雪蛤油,炭烤駝鹿,地道的鍋爆肉,紅腸和松仁小肚,糖醋鯉魚、澆汁基圍蝦、海鮮刺身大拼盤是大神的最愛,紅燒肉必須安排,殺豬菜也得讓大神們嘗嘗——
駝鹿的肉質堪比小牛肉,細膩多汁,這是安然最滿意的一種野味,而這種獵物卻是不好捕獲,安然夢裡想著自己找時間應該去抓幾只,想著想著就很幸福地睡著了,十殿閻羅吃的那個叫爽!早知道東北菜這麼帶勁就該早些把小妮子安排過去!
開年安大成開始細心教導兒子和侄子了,楊志鵬小朋友已經不需要安然陪伴了,他只喜歡與兩只紫貂玩,弄得兩只上躥下跳地逃避小主人的毒手。
開春的魚貨上來的很快,安然覺得可以將水煮魚安排上,一個飯莊哪能不出新品呢?楊林也裝著這事,他無時無刻都在琢磨新菜,可安然覺得他在改良上更有創新,獨創的機率很渺茫。
安然適時將一頁泛黃的紙遞給他“這道菜我想了很久都不得其法,裡面用到了辣豆瓣醬什麼的,這些我們並沒有,我只找到了幹辣椒和花椒、麻椒,你看看能不能改良一下?”
楊林只是看了一遍便精神起來,“這種做法妙啊!如果做保持了魚的鮮嫩不說,還融合了多種複雜的味道,可以一試!”在山東他們也喜歡吃辣椒,來東北吃的倒是不多了。
夫妻倆經過n輪試驗,倒是讓他們整出了不用豆瓣醬參與的水煮魚,一樣好吃,關鍵是熬製一種香辣醬料,當然魚湯和魚片做法也很關鍵,最後定口的麻辣鮮香根據個人口味。兩人是將花椒麻椒炒香碾碎後用的,味道更濃。做水煮魚最重要的一點油水一定要足!這不是營養過剩的年代,是饑荒的年代,人們對油水的渴望遠遠超出現代人的理解。
廚房不斷傳來的香氣刺激著客人的嗅覺,“老闆,這是什麼味?好香!好辣!”
“是孩子們在做新菜,剛試驗!”安大成客客氣氣道。
“這是要出新菜了?今兒能不能上?我們可想吃第一口呢!”
“若紀委不嫌棄我讓他們給你們上一盤,權當幫我們試吃!”
“好說!”
廚房裡今日用的魚是草魚,魚大,做了十大碗,給訂桌的客人先上,熟客也要嘗嘗,這麼一分就沒了。
開春不等於回暖,外面的冷一樣讓人寒顫,冷到骨髓,一碗香辣的熱魚湯剛剛好,鮮香微麻微辣,幾口下去彷彿將全身的寒氣驅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