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說些什麼?我又想回答什麼?
面對那個人,那雙眼睛,注視的壓力下,我突然發現,自己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憑藉一鼓作氣開始的談話,在失去了一切想要說下去的理由之後,留下的只有空空如也的思緒,嘈雜而煩亂。
時間過得飛快,沉默的我看著已經自然的收回目光的她,上課了,如果不是突兀而至的鈴聲,我會如何處理那靜寂的讓我不知所措的場面。
緩慢的坐下,俯首低垂,看著沒有擺放任何東西的空曠的課桌,就那麼看著,時間推移,卻沒有人來糾正我拿出課本,明明是這樣的,但是所謂的僥倖的心理卻一直沒有繞上我的心頭。
因為!
更深切的情感,處在陰暗之中,沾染著黑色的淤泥的思想,那是懊惱,後悔,憤怒,悲傷,任何一種情緒都不能形容,不,應該是不知道如何形容。
我為什麼生氣?
最初誕生於這場談話開始的疑惑,此時此刻,在我不願意的鏡框之中,我依舊得到了答案,被強迫著去接受了的是不願面對的【我】的本質。
~~~~~~
如果,有人這樣的說道。
我,御手洗潔是個天才,我本人對此究竟抱持著何等的態度?
我,御手洗潔不是天才,我本人對此又保持著什麼樣的態度?
假使我認定【我】不是個天才,那我是否謙遜?假若我認定【我】是個天才,那我又是否驕傲?
抱持著兩種思考,兩種不同的判定,苦惱的需要做出選擇的時候,人才知道自己是會思考的生物。
他不會延續自己的苦惱而去選擇兩者之中的一種,而是更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方式,他會兩個選擇都要。
因此。
【我】的本質,我既是個天才,也不是個天才。
但是。
當所有人都認為這是個最簡單也最合理的做法的時候,難道這其實不是一個最自大,最自我滿足的做法嗎?
~~~~~~
沒錯!
我是個最為自大,最為驕傲,也最為自我滿足的存在。
這同樣是【我】的本質,不,或許這才是本質的我。
我認定自己是個天才。
當被譽為天才的時候,是父母,家人,鄰居單方面授予的。我認為受到所有人的期待,受到所有人的認同,受到所有人的關注,這樣的我無疑是天才!
但是,這是不對的。
當我上學的時候,當我第一次接觸到同齡人的時候,當四歲的我第一次探查到我內心深邃的黑暗的時候,我意識到了這個理論的錯誤之處。
被譽為天才的我是一個人,是一個單獨的個體,我是天才,但我並不是和其他人相比,而是單純的我是個天才,被獲得,但這個獲得的前提,是【我】是一個人,孤獨存在的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