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借用異術斬斷法則後,婆娑就開始修王之路,妖魔主的體質得天獨厚,修煉得自然相當順利,可是在歷雷劫時,因情傷未愈,致魔心大亂,身受重傷,終是功敗垂成。
只希望闕雲記憶解封之時,能吸取婆娑的教訓,固守住本心,修得魔王,直達天聽,解救魔族於苦海之中。
這邊的事情告一段落後,白越又跟回魔城與白鳶好好交待了一番,這才轉身去了人界,既然是他種的因,自然由他來償還,在寶樂衝出火繭前,他至少要保證她家人們的安全,絕不能再與持天火的‘天道寵兒’加深仇怨。
妖與魔天性不同,妖是由自然靈物煉化而成,心思純淨,美麗靈動,本心善良又脆弱可欺,在混沌初開時,被好戰的魔王軍團狠狠的欺壓,幾盡滅族,終於觸怒天威,以中立的魔海為界,劃分妖界魔域,設立天規禁制才得妖魔界數萬年的和平歲月。
同時也給魔族降下天罰,因魔修天生會服從強者,魔裔更是愚忠,於是斬殺了魔王,狠狠的壓制了大魔體,制定了最初的妖魔法則,名為贖罪,實為試驗,尋找妖魔共生共存的可能。
在漫長的歲月裡,留不住妖的魔,棄之;被妖磋磨對待的魔,棄之。即使情投意合的妖魔,也會因天性的不同,歷經磨難,難得眷屬。
再者說妖天性不喜魔,又有滅族的大仇,所以妖界培養出的妖主和伴生妖難被魔心所動,大魔泥足深陷時,妖族冷眼旁觀。
在最初的萬年時間裡,大魔成魔獸的不知凡幾,其餘的也盡投蠻荒,強悍的大魔體淪為魔族的詛咒,後來天道淡化了妖族的世代相傳的仇恨記憶,情況才稍有好轉。
可是超越數萬年的天罰,令眾魔懼之,悔之,也恨之,不願接觸大魔命運的魔族,總想著反抗法則,因此推開了妖,又釀成了新一輪的慘劇。
天道仍未放棄,一直在細改規則,並更注重細節,有了可通心意的魔果,有了靈魂互補和一見鍾情的設定,可是妖魔因法則而愛,又因法則而疑,試探來,試探去,又成了苦情虐戀,直至生離死別。
蠻荒的大魔孤寂,相互殘殺,虐殺魔獸,致使魔族的苦雨過多了,又澆灌出潛在的大魔體,而他們的魂體飄至惡魔林化為林中魔物,夜夜哀嚎不止,天道有所感,天罰將止,魔族將迎來新的魔王,看似無情的天道在時間的長河裡等來了平衡妖魔界的契機。
葉寶樂得天火傳承,知道了妖魔界的歷史,理解了闕雲,也放下了愛恨。同時深知天道的不易,它並沒有拋棄魔,可是這樣零溝通的蠻幹,一定會湧現層出不窮的問題。
就像堂爺爺所講,地球認為瑪雅是天堂,稱海殿為暗獄;海殿認為地球是土著,瑪雅是土財主;而瑪雅更是瞧不起下面兩個世界,又耗費心神,透過千萬種手段,想要牢牢控制它們。
就連普通至極的人,隔著天與地,都會止不住的明爭暗鬥,更何況是天生好鬥的魔呢?
不得不說天道的方法簡單粗暴有效,削弱魔來守護妖,用大妖來壓制大魔,大魔們要麼被虐得體無完膚,生不如死,要麼被妖收心,再無攀頂的想法,於是世上再無魔王,魔族形如一盤散沙難以凝聚戰力。
妖界倒是另外一番景象,得到了發展壯大的機會,休養生息,勤練妖法,又得益於妖魔法則,有了一眾大妖坐鎮,正是妖力強盛的時期。
魔王歸來時,妖魔界必將大變!不知這萬眾期盼的新魔王會將魔界帶向何處?也不知妖界能否承受得住魔族積壓數萬年的怒火,未來真是禍福難料啊。
天道一個簡單的決定,就會改變無數生靈的命運,它沒法聽取眾生的意見,所以設立了天規,法則,神罰,雷劫和天火,寶樂得天道指點,捨去了一身魔力,獲得天火之源,煉化之路漫漫,她還能忍受,可是被天道單獨關注,她心中惶恐啊!
輕吐一口濁氣,寶樂又沉入無邊無際的火海歷練裡,捕捉天火的軌跡,火琉璃散成了點點星火為她指路,冰魄也被天火所融,點進了寶樂的額心,痛失兩大法寶,又丟了半邊魔軀,她已經別無選擇,只能拿下天火!
三年後,魔海,苦菩崖。
清晨,苦雨才歇,涼風習習,將魔海的腥苦味吹向了陸地,趟著海浪上岸的還有一群高大的海魔,甩去一身的海水,穿上岸邊存放的衣物,相互低語幾句,這才背起包裹向鎮上走去。
無數只黑色海鳥吐著火圈在魔海上方盤旋啼鳴,魔族不喜苦水,近海邊的海魔除外,他們大多是兩棲的海獸,靠海下的奇珍異寶與岸上的魔族互通有無,所以這近海的小鎮很是繁華,比魔城都要熱鬧幾分。
跟陸地上的魔族不同,海魔裡已經出現過好幾位魔王了,他們一直是魔族裡強大又獨特的存在,可惜海洋裡的生物不管是妖是魔,都一樣的戀海,修成魔王也沒有徵戰天下的野心,所以才能獨得天道垂青,駐守在環靈界,將蠻荒的大魔牢牢的困在魔海的孤島迷霧中,隔開妖城與魔域,也守護那一方神仙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