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於對老人的信任,當是張天元壓根就沒用鑑字訣去鑑定,直接就問多少錢。
他要價不高,跟市場價差不多,他是揀了便宜了。
張天元高高興興的買下,回家之後,送給了一個朋友,那朋友收到貨高興的了不得,後來買了張天元店裡頭不少銀鐲子,當然都是老貨。
張天元在市場上還是新手的時候,老人已是老油條,很會買東西,也能找機會。
這樣的人買件好東西,撿個漏還是很正常的。
那一天趕早市,老頭遛彎一樣的逛遊,忽然發現一位農村婦女正在開箱擺攤,立刻像打籃球那樣佔好位置。
那婦女一件件的擺貨,老頭目不轉睛的盯著,等待機會出手。
功夫不負有心人,好機會終於來了,婦女剛從包裡取出一隻銅佛,老人就注意到了,沒等她放在地上,就接過來。
那件銅佛是好玩意,足有三十多厘米高,開相很漂亮,佛祖慈眉善目,表情雍容,儀態莊嚴,僅底座有小傷。
老頭抓在手裡,周圍的人看到了,立刻圍起一堆來。
有個津城老客見東西好,很羨慕,伸手喊叫“我看看,我看看!”
老人怕驚了婦女,瞪起眼怒斥那人:“你看啥!”
老人手抓銅佛,回過頭來,急忙問價。
“多少錢?”
“你還不給俺200塊啊?”
婦女是生面孔,土裡土氣,看打扮才幹古玩不久,根本不懂眼,也沒學刁。
“給你一百六,行,我就拿著。”
老頭想還價,可是,他身後圍起了一大堆人,不住的往前擠。
古玩市場每次遇到有人撿到寶貝時,都有許多羨慕的人伸長脖子看熱鬧,後面的用力往前擠,有的還不甘寂寞,說些怪話。
有經驗的賣貨人,看到這種情況,立刻警覺起來,要麼多要價,要麼不賣了。
老人看勢頭不對,婦女又很不情願,便自找臺階,答應了婦女的要價。
婦女收了錢,老人拿了貨往外擠。